UI/UX 設計師找工作之二三事

你知道甚麼樣的簡歷會讓 UI/UX 設計師連面試機會都拿不到嗎? UI/UX 設計師又應該如何準備最重要的作品集,才能在面試中大幅增加被錄取的機會?ALPHA Camp 這次特別訪問到 Yahoo 亞太區行動產品開發暨設計中心資深經理夏俊(Joe Hsia ),大方分享他多年來面試無數設計師們的經驗,希望可以提供現在正在求職或考慮轉職的設計人才一些具體的建議,增加自己脫穎而出的機會。

Q1:作為設計部門主管,看過這麼多設計師的簡歷,你覺得最重要的重點和建議為何?

如果說作品集是讓我決定要不要面試一個設計師的關鍵,簡歷應該要能讓我快速判斷一個設計師的 Level 和專長,像是資深還是資淺,他是偏互動設計還是視覺設計,他最擅長做 Prototype,還是專注在 icon 設計上?這能幫助我很快的思考現在部門裡有沒有適合他的工作角色。

如果是剛畢業不久的求職者,有國外知名設計學校的背景確實有加分,因為這一類的求職者通常已經花了滿多時間發展自己對於設計的熱情,另一方面他們的作品集也比較完整。再來我會快速看過的是實習經驗和參加過甚麼活動。有沒有參加過 Hackathon,做過一些好玩的東西?因為通常會去參加這種活動的人心態上都比較開放也願意接觸新的事物,對於做 APP 和設計有一定程度的熱情,這種特質就滿加分的。

如果是比較資深一點的求職者,我就會看他過去是否有挑戰自己去做不同的產業或是嘗試不同的角色,像是同時擁有大公司和新創團隊的工作經驗,或是待過硬體也待過軟體公司,因為我們發現比較好的設計師都是來自相對多元的背景和經驗。

在每一家公司待多久這個部分,雖然沒有一定的標準,如果太短,我不會先評斷,但會好奇原因,太長也不見得就好,特別是如果你在一個公司待七八年都是同樣一個 role,我就會思考你是不是不想挑戰自己,因為我想要的設計師特質就是勇於跳出舒適圈,不斷挑戰自己,只有這樣,你才會從中一直得到不同的靈感,變成更好的設計師。

最後就是細節,因為本身是設計師,像是對齊(Alignment ),或是重點有沒有用視覺強調出來真的還滿重要的。尤其是視覺設計師,如果連自己簡歷的 layout 都沒設計好,我很難相信他會設計好我們的 APP 和 Web 端的產品,所以對我來說這種細節和小地方也很重要。

有些時候我可能會看簡歷就決定不適合,原因多半是只有硬體設計背景,沒有軟體相關經驗,或是工業設計剛想轉到互動設計這一塊來 。因為在 Yahoo! 我們要找的是 app/web 的產品設計人才,即使是 junior, 還是必須有基本的 knowledge 和經驗,像是 Photoshop 或是 Sketch 這種工具都只是基本知識,進來後,我們會訓練你的是更深入的設計思維和流程,軟體工具的知識是你自己要先學的,如果還只停留在 illustrator 的階段的話,會很難勝任。

Q2:對於新進的設計師來說,最頭痛的就是作品集,關於如何累積作品集,如何踏出職涯第一步,您有甚麼樣具體的建議嗎?

實習當然是一種累積作品集的方法,但是實習分很多種,有在整理檔案和做一堆雜事的,也有可以真正學到東西的。 像是在我們 Yahoo! 的實習機會 ,就是走一個完整的 design thinking process。前面三四個禮拜我們是不讓實習生碰電腦的,每一組就是發想和討論,比較資深的同仁會在過程中不斷挑戰他們,給他們回饋,讓他們濃縮他們的想法,等到有一定雛型之後才開始去設計,開始寫 code。現在有滿多公司的設計實習是在做雜事,或是丟一個小小的產品給你,然後讓你做一點改變等等,那個我覺得幫助就很有限。但其實因為現在真的有太多工具和資源,所以我覺得不一定要靠實習或是工作才能開始累積經驗。

對於剛剛想要踏入這個領域的設計師,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等等,如果你沒有錢也沒有很多時間去上課,你可以盡量先抽空參加這類型的活動,去了解他們在討論什麼, 從中抓到現在的趨勢和關鍵字是甚麼,然後建立進一步探索的基礎。

  • 開始思考怎麼去建立自己的作品集:多去看別人是怎麼建立自己的作品集,你也可以先花幾天的時間去看 YouTube 關於 UX design 的影片,網路上有太多資源都是免費的,好好運用學習,你就會開始有一些背景知識,知道 Google 和 Apple 在設計上面在強調什麼, 知道自己最有興趣的地方,該從哪裡開始著手。
  • 參加 Hackathon:去實際做一些東西,累積更多經驗,了解自己的程度,從挑戰中不斷學習和成長。
  • 試著改善現有產品:如果你對互動設計有興趣,可以立刻思考的其實是現有產品應該如何改進,就像之前 material design 出來的時候有些人會拿 instagram 還有 pinterest 為案例,重新設計整個產品,然後完整地說明和介紹為什麼要做這個 redesign,這樣即使你沒有豐富的專案或是工作經驗,也能讓面試者看出你的潛力,了解你會使用的工具、思考邏輯和流程。
  • Source: George Kvasnikov

    Q3:有沒有一些你看到作品集常犯的錯誤可以提醒設計師們?

    我發現現在有很多年輕設計師,通常都只附上 Dribbble/Behance /Issuu 的作品連結,我看到一個共通性的問題,就是他們會提供很多視覺效果很好,概念性的作品,但都不是實際在線上運作的。沒有一個作品是在線上我可以去玩去試的,這對我來說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他想像中的設計和能夠被開發出來的設計是兩回事,他們可能沒有和工程師或 PM 一起工作過的經驗,做出來的東西可能很漂亮很好看,但明顯沒想過好不好用。對於這種概念性的作品集,除非他做的東西有和 YAHOO! 的相關性,要不然我通常都會持保留態度。

    另外一個我常常見到的問題是,在作品集中花很多篇幅介紹過去做過的產品或是專案。我其實不在乎那個產品或是專案是什麼,我更想看到的是你在這個產品開發過程扮演什麼角色;例如你是整個專案的 lead,負責所有 app 的 wireframe、 與 PM 和工程師的溝通;或是你負責所有icon 的設計等等。我期待每個作品集簡明扼要地告訴我每個專案你的貢獻,這樣我才好清楚的針對你負責的部分做出準確的評估。

    最後是形式的部分,因為我們時間真的很有限,當然會希望作品集不要太長,我收過超過一百頁的檔案,因為他可能把大學裡面的作品都放進去了,沒有 focus 也沒有 context,我真的沒有時間一頁頁看。我要看的就是大綱,在短短的10頁20頁裡面,讓我花五到十分鐘內就可以清楚的看到重點,另外就是盡量不要放三五年以前的作品,因為 App 設計一直在變,我會期待看到比較近期的作品。

    Q4:在面試時,你會看那些重點?

    在人格特質部分,首先當然不能太害羞,能夠清楚自我表達對設計師是很重要的,畢竟你需要和很多人co-work。另外像是正面思考我也覺得相當重要,像在自我介紹和說明作品集的時候,可能有求職者會提到在過程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有些設計師會開始批評之前公司的流程和做事方法,可是我們更希望聽到的是他曾經試圖怎麼去面對和解決問題,或至少從過程中學到甚麼。如果他們沒有從這些故事中展現自己的彈性,和願意接受改變的空間,我可能會預期他進來公司之後也會有適應不良的問題。

    在作品集的部分,我會希望聽到很多的說明,他設計背後的思考與策略。雖然很多時候 requirement 是來自 PM,但是設計師有沒有去理解產品的目標和公司策略是什麼?是要帶更多使用者進來,還是純粹看轉換?這個是設計師要花時間去了解的。另外在過程中我會問一些很有挑戰性的問題,答不出來也沒關係,但是我想看你是怎麼去思考和 find out,像是我可能會從他的作品集中挑戰他為甚麼用某些流程做出這樣的設計? 而且我可能會連續問三四次為什麼, 很多求職者會覺得我好像在質疑他們,但我其實只是想要挖掘出他有沒有深度去思考過一個問題。

    另外就是針對 APP 設計的話,必須要去了解技術的趨勢和工程師語言,像是 iOS 和 Android 都有很多既定的 know-how,你能不能好好利用或是進一步和工程師溝通讓他們了解,以及知道技術上的可行性和侷限在哪,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Q5:你自己在尋找的設計師人才特質?


    我常常分享的一句 Quote 是「Fall in love with the problems, not with the product.」我希望設計師不要因為很愛這個產品,就覺得他要做出很棒的設計,而是真的去思考一個產品對使用者來說有那些問題,你才比較有可能提供設計出對的解決方案。

    設計師就是應該要能夠解決問題,你的第一個責任不是打開電腦做設計,而是了解問題,使用者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痛點和機會是甚麼,我們可以怎麼幫助使用者。我比較不能接受設計師告訴我只是因為 PM 叫他這樣做,我想要聽到他背後的原因,然後講出來一個故事,告訴我那個 solution 是甚麼,我就會覺得這個設計師他知道怎麼溝通,知道怎麼去思考問題,而不是只是習慣性的照著指示做。

    另外對於現在的設計師來說,有學習的熱情真的很重要,因為行動端變動的趨勢很快,你不可能只會一種工具走到底,你必須一直學習新工具,我們會辦 Prototyping Meetups 就是希望台灣的設計師可以瞭解到更多最新的工具,讓大家都可以變得很強。你知道嗎?現在美國矽谷的 startup 在找設計師的時候,絕大部分都是要會有 coding experience 的,長期來說,你可以不需要知道怎麼去寫 java 或是 Xcode,這些東西還是交給工程師去做比較好,但是你必須要知道怎麼樣用他們的語言去溝通,這是趨勢。

    其實在 YAHOO! 我們很喜歡有新創背景的設計師們,因為他們有很多想法,執行力也非常好,但是我自己看到會有一些適應上的問題,因為大企業有很多包袱,在 startup可能是今天做完,明天就上線,但是在大公司不可能,一定會需要受到很多的挑戰,要說服很多人,要走流程,你需要更有耐心去影響比較資深的主管們,讓他們了解為什麼應該做這些調整。你需要知道如何去影響他人,接受流程,不怕失敗以及能夠接受批評,我自己是很希望能看到更多這樣的新創人才加入 YAHOO! 。

    Q6:最後能不能請你分享一些給年輕設計師們的建議?

    我以前的主管和我分享過一個概念,隨著你的經驗不斷累積,從 junior 到 senior 設計師,你應該要想辦法讓自己越來越聚焦在策略思考上,不斷提升自己在這部分的能力,像我現在在想的都是在流程上可以怎麼幫助設計師與工程師們工作更有效率,怎麼讓產品幫助公司達成策略性目標。我建議年輕設計師可以更主動的提升自己思考的高度,為未來的機會做準備。

    最後我能想到最重要的建議就是找時間離開你的電腦。真的要變成一個好的 designer,就是要回到生活之中,觀察別人的行為,觀察朋友,觀察這個世界,你從中得到的靈感是你獨有的累積,你講出來的故事一定會和別人不一樣。

    設計師回歸本質就是 Problem Solving & Communication,我常和我的同事們分享,你們能夠做出更好的設計一定不是靠在電腦前一直調整顏色和 icon 的大小。你能夠做出更好的設計,是因為你了解使用者的生活情境,怎麼解決使用者的問題,真正好的設計師甚至不需要使用工具,可是他可以把故事講得很完整,很動人,這就是最好的設計。

    Cover photo via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