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產業趨勢、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在變,有什麼關鍵能力是不變的?
Dcard 前幾天有篇火熱的文還被轉錄成新聞,大意是在說,有位歷史系唸到博士班二年級的網友,休學之後發現自己連保全、店員、服務生等工作都找不到,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即使 Dcard 上的文科魯蛇宿命論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每次看到這類的新聞,我還是會覺得非常可惜。
如果缺乏找工作的能力、不知如何呈現自己的價值、不會自我表達等等因素,最後都能歸結成「選錯科系」,那不論生在什麼時代,都會有一群「選錯科系」的人。然後也永遠會有一群,恰巧選對科系搭上火箭的「XX 新貴」。
整個社會風氣在明示暗示,你要當個懂得投機做選擇的人,沒壓對寶是你活該,只要抓對名牌你就能高枕無憂。但輿論不會告訴你,哪些關鍵能力是不論你去到哪裡都要自己掌握的,環境也不會鼓勵你這些東西要從小就有意識地學習。
不是說學歷不具代表性能展現一個人的能力,而是當一個人的能力完全只能仰賴「科系」來認證,那整個價值判斷就會變得非常不平衡。
產業在變、社會結構在變,30 年前最紅的土木科系現在是二類後段,電機系還能再靠半導體業撐多久, 而現在出國念研究所不分科系幾乎都要蹭一點 CS 才好找工作。難道你就不怕現在選的當紅科系,過十年就會被淘汰?
去除掉這些標籤和領域專門的技能,我們在成長和學習的經驗中,能真實掌握在自己身上的能力有哪些?
比起追求一紙文憑,更需要培養的是成長思維
什麼「訓練求職力」、「好的求職機會」等等,我覺得都是相對的落後指標了。沒有前面的 empower 和認知,沒有被環境賦予以及刻意引導,就算後面有好的資源和訓練,都還是很容易想要抱個名牌求心安。
要是從落後指標開始下手,會發現這些都是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容易圖窮匕現,優秀的學生還是可以自己衝得很前面,而多數學生可能還是扶不起。
我認為這「優秀」與否的關鍵差別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被引導和 empower 去經驗過「為自己做選擇」並且「從無到有」學習,而體會到自己是有能力在學習新東西、入門新領域。不是靠環境給你什麼學校和學位的頭銜,而是自己有能力主動做出些改變,明白自己可以當個有選擇的人。
否則對求職受挫的人,環境依然只會訕笑「你選錯科系」、茫然的人會問出「是不是要再去唸個有用的碩士」、好不容易想去在職進修了但學生第一個問的問題是「上這個班有沒有保證就業」。
這也是為什麼在 ALPHA Camp 做課程這麼困難的原因。
困難在於,要如何設計一套教材和完整的體驗,讓學生能在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感受到「從無到有」的學習成就感與經驗,同時訓練到思維、建立好的成長心態,進而能真正被賦能,自己掌握學習能力。
這時候,所謂「訓練求職力」、「好的求職機會」才能真正的有影響力並發揮價值的空間。
技術容易學,但思維很難教
這是個資源很多,選擇和可能也很多的時代,知識的取用和獲得比過往要容易太多了,在 COVID 時代後更是。過往不開源、不上線的東西,也都被趕著要數位化。
知識的累積和技術演進的速度實在太快,在軟體數位相關產業裡,如果還想著要被動靠學校給予的東西穩定做十幾年的工作,那根本不可能。
我們在聽數位軟體產業的企業主管們分享挑選人才的時候,不外乎最在意的是「學習能力」、「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聽久了覺得老套,但實際上有能力能自我學習和成長的人,才是真的能在變動快速的環境裡活下來的人。
技術容易學,但思維很難教。教工具的課程好做,但思維養成的通識課非常難打磨。
技術與思維並重,掌握自己的職涯
ALPHA Camp 多年來培養出數千位軟體技術人才,但技術課程教久了,我們和企業雇主也發現,菜鳥新人往往見樹不見林,只會寫程式,卻不懂怎麼做產品、更不了解團隊協作。只看到工程師是個很不錯的角色,卻沒看到整個數位軟體產業的生態和風氣、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數位軟體產品終究是在靠技術解決「人和社會的問題」,科技的變化也持續劇烈地在改變當代人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這個產業的人才,往後很可能就是台灣社會產業結構裡重要的中堅份子。
因此 AC 花了很長的時間,在摸索什麼樣的課程和體驗,對思維和觀念的建立才是有意義的。
在疫情和三級警戒的2021,努力了一整年,AC 能和蝦皮、KKStream、康健、鈦坦科技共同打造數位職涯領域的入門體驗課程,真的是很幸運也很不容易。
期待我們能從這裡開始,幫助人們掌握職涯,也能持續為台灣培養出技術與思維並重的數位人才。
這就是 AC 今年的新產品:數位職涯 RPG,帶你踏入數位職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