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 Tesla Motors, LinkedIn, SpaceX, Yelp, Yammer 這幾家公司的共同點嗎?除了他們的市值都超過 10 億美金之外,他們的創辦人都是 Paypal 黑幫(Paypal Mafia)的一員,如果對矽谷的歷史略知一二,你一定聽過這個知名的「幫派」。究竟這個幫派是如何形成,對矽谷文化的深遠影響又是甚麼?就讓我們話說從頭。
PayPal 的開始–志同道合的夥伴
1998 年,Max Levchin、Peter Thiel 和 Luke Nosek 三人創辦了 Confinity,公司主要的業務是開發 PDA 設備的行動支付方案,但 Confinity 的一位員工成功開發出透過電子郵件轉帳的方法,這個產品最後也成為公司主力產品–也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 PayPal。2000年3月時,Confinity 與競爭對手 X.com 合併,合併後公司便決定使用最受歡迎的產品 PayPal 作為正式名稱。
Peter Thiel 在創辦公司時就跟 Max Levchin 提到,他希望創立一家每個人都是好朋友的公司,不論公司發生什麼事都不會影響彼此間的友情,而這句話確實被應用在 PayPal 初期夥伴招募的策略上。Thiel 從史丹佛找來 Keith Rabois(現任 Square 營運長)、Reid Hoffman(LinkedIn 創辦人)、David Sacks(Yammer 共同創辦人) 及其他朋友加入;而 Max Levchin 也從母校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找同學加入。這種員工介紹自己認可的朋友或同學加入的招募方式,讓創始的員工之間,除了認同公司的理念外,也多了份情誼與默契。
PayPal 的成長與危機–抗壓性與忠誠度的試煉
PayPal 的服務在 2000 年 2 月推出到同年 4 月,使用人數從 10 萬成長到 100 萬,平均每天增加 5~7% 的使用者,兩年時間使用人數就超過 1,300 萬人,PayPal 光收取成交手續費營收就超過 1 億美金,雖然表面看起來非常成功,但這樣的成長速度卻是用「錢」堆出來的,因為當時為了搶佔市場,只要用戶註冊會員即可得到 10 塊美金,推薦朋友可再得到 10 塊美金,再加上網路詐騙的問題,所以財務很快就出現了問題。
隨著網路泡沫來臨,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及精力思考未來的事,處理壓力的方式就是「瘋狂的專注力」,每天專注如何讓這艘船不要沉。鑽石跟石墨是相同元素組成,唯一差別就是「壓力」,這群人也因為這樣想到許多方法讓 PayPal 存活下去。這段時間他們一起熬夜,共同面對壓力,有些人要負責抵抗 eBay、有些人要負責打開 eBay 以外的市場,也因為 PayPal 成長得很快速,這群人更是相依為命,一起吃飯、一起加班、一起休息、一起打遊戲,彼此成為彼此這段時間的社交圈,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離開後還能延續出現在我們看到的 PayPal Mafia 的原因之一。
很幸運的雖然 2000 年網路泡沫破裂,但 eBay、Amazon、Zappos 等電子商務平台卻受使用者的熱愛,而且網路使用人數也持續攀升,讓當時的 PayPal 能夠在網路泡沫前募集到足夠的資金營運下去,甚至在 911 恐怖攻擊後大環境一片悲觀之際宣布打算 IPO,最後在 2002 年 7 月以 15 億美金高價賣給 eBay,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滿意被 eBay 併購的決定,但在種種考量之後 Peter Thiel 仍然決定將 PayPal 出售。
離開 PayPal 以後-Mafia 成型
PayPal 出售後,因為組織架構及企業文化的改變,當初的元老們都拿著分配的紅利紛紛離開 eBay,有些人成為投資人開始投資新創公司,有些人開始另一個創業旅程,他們身上都擁有冒險進取的勇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並不會因為一次成功而甘於現狀,而是準備好投入更多的挑戰。
在 PayPal 經歷所產生的連結,讓這群人即使離開 eBay 還是保持聯繫互相幫忙,像 Chad Hurley 及 陳士駿創辦 YouTube 時很多早期員工都是之前 PayPal 的同事,而且由紅杉創投投資的第一筆資金就是由 PayPal 前財務長 Roelof Botha 領投,到後來 Reid Hoffman 創辦 LinkedIn 時 Peter Thiel 也是很重要的金主。這群人即使在不同地方還是會互相支持,不論是身體力行、建議或是財務上都是;而這也是為什麼 PayPal Mafia 能比 Google、Microsoft 創立更多「獨角獸」公司的地方,若以員工比例來算,成功創立 10 億美金價值公司 PayPal 是 Google 的 350 倍。
來看看 PayPal Mafia 這幾年在矽谷的成績你就知道為什麼他們會讓人如此驚豔,若加上他們投資的新創公司成績會更驚人,例如 Facebook 初期 50 萬美金的天使資金就是由 Peter Thiel 領投,Reid Hoffman 也投資過 Airbnb、Flickr 等知名新創公司。
新創公司
- Jeremy Stoppelman 及 Russel Simmons, Yelp(已 IPO,市場資本 35 億美金。)
- David Sacks 及 Mark Woolway, Yammer( Microsoft 以 12 億美金收購。)
- Chad Hurley 及 Steve Chen, YouTube( Google 以 16.5 億美金收購。)
- Peter Thiel 及 前 PayPal 員工, Palantir( 估值 150 億美金。)
- Reid Hoffman 及 前 PayPal 員工, LinkedIn(已 IPO,市場資本 315 億美金。)
- Elon Musk, Tesla(已 IPO,市場資本 261 億美金)及 SpaceX(估值 120 億美金。)
創投及加速器
- Peter Thiel, Founders Fund 及 Clarium Capital。
- Reid Hoffman,Greylock Partners。
- Keith Rabois,Khosla Ventures。
- Roelof Botha,紅衫資本。
- Dave McClure,500 Startups 及天使投資人。
- Luke Nosek and Ken Howery,Founders Fund
台灣本土的 Mafia
PayPal 的成功讓這群人學到一身本領,彼此間有如家人般的情感以及從 PayPal 成功獲得的報酬,讓他們有能力及經驗創辦公司、幫助朋友或是其他新創公司,將得到的東西回饋到整個創業環境中,如此正向的循環讓他們這個群體的成績在矽谷如此顯赫。當然除了矽谷以外也有許多地方漸漸出現在地的 Mafia,最早期的 Skype 被 Microsoft 收購後,這群人也將資金及經驗帶回瑞士培植當地新創;美國本土紐約 Tumblr 被 Yahoo 高價收購也漸漸出現所謂的 Tumblr Mafia;培育出 Airbnb、Dropbox、Stripe 等知名新創公司的 Y Combinator 也漸漸出現 YC Mafia,互相分享經驗與資源幫助更多人成功。
可以看到 Mafia 的形成都是由成功的新創公司將成功的資源回饋到當地環境,雖然台灣目前創業生態圈尚未完善,卻也有許多新創公司在國際間展露頭角,就像 Whoscall 被 Naver 收購,EZTABLE、iFit 等新創公司都獲得國際創投的青睞,可見台灣的創業實力並不亞於任何國家;除此之外,許多創業相關的機構相繼成立,輔導面有創業加速器 AppWorks、育成中心、ALPHA Camp 創業學校等讓更多人認識創業,而許多新創公司創辦人也不吝嗇傳授經驗;資金面則由政府主導導入許多國際創投資金,準備投資台灣有潛力的新創公司。這兩者經過時間的醞釀,相乘效應發酵下,相信不久的將來台灣也能出現讓人驚艷的 Taiwan Mafia!
參考資料:How The PayPal Mafia Redefined Success In Silicon Valley
Photo Credit: Corb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