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創業?

從2011年創辦台大創業週開始,這個問題就一直迴繞在我心頭,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我從小的生長背景就是在市場與家裡的小生意這樣的環境當中度過,對於「領薪水」與「去公司上班」這樣的事情是毫無概念的,對我來說做生意就等於創業、等於賺錢,但很顯然這世界上存在著更多樣的狀況;第二個原因是在台灣經常會看到連鎖加盟或是開咖啡店這類的廣告,跟創立像是鴻海那樣的公司都被稱為「創業」,也因此在辦活動的時候常常就會碰到目標族群與邀請對象到底應該怎麼設定的問題。

後來發現問題的根源應該是在於中文的「創業」這個詞是比較模糊的,也許從歷史的發展來看,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並沒有發展出工業革命之後對應的語彙,因而使得發展相關的論述與方法學並不容易,希望能夠把我這五六年來的探索歸結成一個討論的起始,讓後人能夠更清楚的知道應該如何定位自己的選擇與未來的可能性。本篇文章主要採用 Paul Graham 與部分相關領域學者的見解以作為參考,相關文獻引用請參考文中連結。

Entrepreneurship/Startup/Small business

從中文的脈絡不容易討論這件事情,因此不如從英文開始應該會更容易探討這方面的議題。在討論三者的異同之前,或許可以先回顧一下 Paul Graham 在《如何創造財富》一文裡面所述,關於創業為何能夠發生的主要因素:

創造財富不是唯一變富有的途徑,在大部分的人類歷史裡面,它並不是常態。幾個世紀前,財富的主要來源是礦產、奴隸、佃農、土地與牲畜,要取得這些最快的方式通常是繼承、婚姻、征伐或是徵收,因此很自然的財富給人一種不好的印象。

但有兩件事情產生了改變,第一個是法律的條文。在大多數世界的歷史當中,如果你做了某些可以累積財富的事情,統治者與他的黨羽會想辦法奪走它。但是在中世紀的歐洲發生了一些新事情,一種由製造者與商人形成的新階級開始往市鎮聚集,他們開始形成可以抵抗封建貴族的力量。因此在歷史上開始首度出現掠奪者停止奪取鄉民午餐錢的行為模式,這個改變是一個很重要的動機,也可能因此引發第二個巨變:工業革命。

有很多文獻探討過工業革命發生的原因,但很顯然有一個必要條件是:人民必需要能夠自由和平的享受他們所創造的財富,另一個證據是如果一個國家嘗試要回歸到舊的模式所發生的事情,例如1960年代的前蘇聯,以及1970年代的大不列顛,當他們把財富私有的動機奪走,科技的創新就開始停滯。

從 Paul Graham 的觀點來看,「創業」概念的發展與財產的私有化和工業革命兩件事情高度相關,如果以詞彙發展的歷史來看, “entrepreneur” 這個字是在1723年首次在法國被使用,其意義包含了領導、創新與創設企業,至今其意涵仍不斷演變,但大體上比較常被用來描述所謂的「創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與企業體的規模相對無關,主要用於描述一種人格上的特質。

若從歷史的脈絡來看,應該與西方的古騰堡印刷術造成的資訊傳播革命性發展與後來引發的啟蒙運動使得創新與研發從中心式的貴族體系逐漸走向民間有關,基本上是由於知識與資訊的保存與傳播成本大幅下降,使得民間經濟體的擴充性 ( scalability) 增加,進而使得由規模經濟帶來的獲益空間提昇,而增加了大眾願意承擔創業風險的動機。

有趣的是中國的活字印刷術與科技的研發創新爆發出現的比西方更早,也因此具擴充性的企業體在宋朝就已經蓬勃發展,但卻可能因為沒有發展出能夠平衡私有財產與國家財富的機制,導致體系崩潰,進而在後來的科學革命與工業革命上一路落後。

到了1930年代,主要促使創業概念發展的核心動力應該是來自於工業革命之後使得企業的全球性擴張得到驗證,例如汽車工業跟航空業的發展大概都是在這個階段,由於這類新產品與技術的發展足以全面性顛覆原有社會的生活型態,因此由資本家來協助風險的承擔去進行擴張成為機制裡面重要的環節,並運用其人脈關係網絡去協助企業進行跨國的成長。

到了1960年代左右,根據 Paul Graham 的說法, Startup 這個詞大約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被使用,但其普及應該是 1990 之後的事情,比較常被採用的定義是由矽谷連續創業家 Steve Blank 所描述的:「尋找可重複與可規模化商業模式的組織」( “organization formed to search for a repeatable and scalable business model.”)[來源],或是像 Paul Graham 所述的 ”Startup = Growth”,指的是能夠高速成長的新企業體,我認為基本上主要的發展本質是來自於網路使得資訊的普及與取得成本進一步的下降,並使得機械化與自動化的範圍從勞力的部份擴張到了資訊的處理與運用,進而使得高度的可重複與可規模化得以實現。

另一個我認為與過去蓬勃發展的大型製造業不同之處在於其擴張的軌跡,由於網路的特性使得網路軟體服務擴張的瓶頸不再是風險投資的人脈圈,而是能否建立跨文化的使用者流程。若能在單一的問題上做到頂尖,並透過資本的引入使得全球性的擴張得以實現,例如像 Google 將資訊的搜尋與排序全面自動化處理,而搜尋的行為是高度跨文化的,不論種族、年齡或是性別,使用的模式都是類似的,加上軟體的供應限制條件不如實體產品嚴苛(受限於伺服器規模),遞送的成本也遠低於實體產品,因而使得在短時間內的高速成長得以實現,也因此我認為這是為什麼使用者經驗設計( UXD )與可規模化的軟體架構設計、軟體工程工法會大幅取代過去供應鏈管理在新型網路企業的管理概念裡面。

而這種高速成長的企業體的誕生,也使得風險投資的生態進一步轉變,由於企業不同階段的需求與模式不同,在短時間內快速增長的企業使得風險投資的生態系也進一步演化成多個層次,也因此開始分成所謂的 Angel、Seed,Series A-Z這些不同的投資型態。有些人說台灣創業的問題是沒有天使投資人,但如果從產業的觀點來看,真正的問題應該是沒有後面規模 Series B 以上的投資人,加上本土創業團隊不容易獲得國際性資金挹注,因此造成前期投資人的投入沒辦法得到百倍甚至千倍以上的回收,才導致整個生態系無法發展起來。

最後回過頭來談 small business,這種經濟體在人類開始有商業的時候就存在,基本上只要做以物易物的行為就可以說是 small business,像在市場擺攤、賣雞排、開咖啡店、開餐廳或是網頁設計接案公司等等一般都屬於這個範疇,通常都是由個人或是家庭擁有經濟體的所有權,一般少於15人的營利組織都在這個範圍之內,是一個自由經濟體裡面非常重要的基礎,沒有足夠的 small business 去支撐,大型的B2B企業也不容易發展起來。

總地來說,以目前社會的形態而言,我們所談的創業主要可以分成 Startup 或是 Small Business 兩個方向,而Entrepreneurship 可以做為一種基礎的核心素養,如果在開始創業之前,能夠培養足夠的創業家精神,並且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要走的是哪一種路線,在選擇相應的方法學與知識體系的時候會比較容易。

在台灣有時會看到一些例子是,明明體質上是 small business,卻認為自己是 startup,然後採用 startup 的架構來設立組織,結果造成燒錢的速度太快,又沒有足夠的核心能力,便很容易浪費投資人的金錢與自己的時間;另一種狀況是雖然從 small business 開始做,經營一段時間之後成長速度超越想像,但不知道如何轉型成可擴展的組織,便進入成長瓶頸,最後可能被併購或是被吃掉市場,兩者都是蠻可惜的狀況,如果能夠在開始之前具備足夠的認知,也許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社會資源浪費。

接下來的部分,則是透過分析創新的來源,來討論不同的創業類型與其所解決的問題和人類社會的關聯。

創新的來源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他的經典著作《創新與創業》(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中以七大要素來歸納創新機會的來源,包含了:

1. 未預期的事物(The Unexpected):

意為市場上與需求不吻合的產品或是服務所潛藏的機會,例如汽車或是飛機一開始被設計出來的時候,是超越人們期待的的產品。

2. 不便利(Incongruity):

通常可以從消費者的抱怨去挖掘出可以改進的地方,例如徹底打敗了 MySpace 的 Facebook。

3. 程序上的需要(Process need):

通常來自企業內部,透過改善流程上的瓶頸或是弱點達成的創新。

4. 產業與市場的結構變化(Industry and Market structures):

法規的修正或是某些產品的擴張導致其他產品的萎縮使得市場結構改變,例如弱電使用量的增加與電動車的普及使得石油產業萎縮,但催生了更多電力供應相關的新企業。

5. 人口結構的改變(Demographics):

例如戰後嬰兒潮,催生了大量高等教育的需求,但後續接踵而來的少子化則使得產業往高齡化的需求走。

6. 人們對事物認知的改變(Changes in Perception, Meaning and Mood):

例如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在20世紀中期興起,或是同志運動的興起都催生了新的產業萌芽,並帶領部分的產業轉型。

7. 新的知識(New Knowledge):

通常也被稱為新科技代表著人們對於問題產生了新的解決方式,或是挖掘出了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而產生了新的問題。這類型的創新機會被認為是超級新星,是市場上最有價值與潛力的機會,通常跟知識的研發有相當大的關聯。

彼得杜拉克的分類方式描述了在社會與企業內部可以產生創新的幾個要素,但我認為這樣的分類有點複雜,因此使用一個簡化的方式來看待創新來源與創業之間的關聯,用已知/未知的問題對已知/未知的解法分成四個象限,便可以劃分出幾個常見的型態:

已知的問題

未知的問題

未知的解法

漸進式創新區段

具備顛覆性影響的區段

已知的解法

完全競爭區段

具爆發性成長潛力的區段

一般來說,small business 大多是落在用已知的解法去解已知的問題這個區段,也就是完全競爭市場的情況,這種狀況之下企業體的成長性通常來自於資本性的投入,以及在消費者端品牌的建立能力,因此會有許多資源是投注在行銷上面而非研發,OEM 的代工模式基本上也可以劃分在這個區段。

在已知的問題搭配未知的解法這塊,通常是進一步演化的 small business,例如用不同的手法去炸雞排,或是採用更有效率的流程來製作便當,都是為了解決「吃」的問題,在生存競爭之下發展出不同的新解法,而能夠在市場上創造出一點新意,進而產生適度的超額利潤,甚至擴張到一定程度的規模,常見的網路行銷公司或是電商公司大概都可以劃分在這個區塊,由於操作的手法對於一般的大眾而言還並未如此熟悉,因此市場還有一定的不對稱性,而未進入完全競爭的狀態,但是容易在一段時間之後,市場上出現同質性的競爭產品之後,進入完全競爭的態勢,因此需要透過不斷的漸進式創新去維持市場的份額。

在用已知的解法去解未知的問題這個部分,已知的解法並非相對於一般大眾,而是相對於學術界或是產業前端而言,對於一般大眾仍然是未知的解法,例如像是 Facebook,Mark Zuckerberg 在2000年的時候便在哈佛接觸了 Graph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與連結分析這種結合圖論與資料採礦演算法的作法,當時這種手法雖然尚未廣為人知,但已在學術界醞釀出一定的聲量。

與 MySpace 不同之處在於,Mark Zuckerberg 做了相當多的嘗試去解決一個當時並沒有太多人在乎的問題:「我怎麼利用人們的社交關係去推薦適合的內容給使用者?」在做出 Facebook之前,除了有 Facemash 之外,比較罕為人知的是一個音樂推薦系統,同樣也是運用了社交資料跟 Graph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的技術去解決相似的問題[來源]。這個分類是我認為最能夠產生高成長性 Startup 的區段,Steve Jobs 與 Steve Wozniak 早期在做出 Apple I 的時候也是用已知的一些解決方案去打造出他們心目中電腦應有的樣子,進而催生了蘋果的誕生。

在這個區段有三個要素是我認為比較明顯的,第一是跟學術界必須保持相當的熟悉度,進而能夠了解哪些科技的發展已經到了接近商用化的水平,第二是要能夠跟快速成長中的產業保持高度的互動,能夠在新產品面世之前就知道其發展脈絡,並有能力取得關鍵的要素,例如零組件或是軟體套件,前兩件事情,我認為其實就是 Paul Graham 所說的「活在未來」的重要性之所在,如果當年沒有 HP 讓賈柏斯得以接觸早期的半導體雷射與Startup的真實樣貌,就不會有今日的蘋果公司[來源]。第三個要素是問題的抽象化洞察力,我認為這個要素跟創辦人本身是否具備多元文化的觀點能力有相當大的關係,也是在台灣的環境相對難培養的,如果缺乏了跨文化的能力,便是需要依靠數理邏輯去推衍,但在商業的推展上,跨文化的能力還是必要的素養,透過跨文化的觀點切換,能夠協助我們看清一個問題解法背後的抽象層次,進而找出跨越文化、種族、性別、年齡等等因素的關鍵行為,若能很好的提供這樣行為的解決方案,就能夠因此獲得巨大的擴張潛能。

最後一個區段,是留給那些很可能必須要孤獨一輩子的人的,因為他們可能窮極一生,都無法讓人們理解他們內心所看到的未來到底是什麼的樣貌,他們關注的問題是少有人能夠思考的,他們使用的解法是世界上其他最聰明的人可能都無法重現的,像是設計出機械差分器的Babbage,一直到他死後一百多年,才終於有人完整實現出他所設計的電腦原型;或是像是印度的數學天才拉馬奴金留下如神諭般的大量數學式,深深的影響了數論與電腦科學的基礎發展,若無英國數學家哈代的挖掘與理解,這些寶藏可能就會永遠消失在人類歷史洪流中。但歷史上也不乏成功的案例,像是造出飛機的懷特兄弟,或是近期成功實現海上火箭降落的 Elon Musk,都在他們有限的生命裡面,成功推進了人類歷史的步伐,讓我們看到了更多未來的可能性,即使這些突破在短期之內可能都無法換得巨量的金錢報酬,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成果很大的改變了我們對於世界的看法與未來的想像,而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徹底的顛覆我們現在生活的樣貌。

以此的劃分方式,並不能說可以含括所有創業的模式,但大概可以看得出來,具備顛覆性影響區段的創業,往往是可遇不可求,要有過人的智慧與機運,並且具備超越當前人類歷史發展的前瞻視野才較可能發展出來;而具爆發力成長區段的創業,則需要良好的環境與知識體系才容易發生,這也是為什麼 Paul Graham 在 “How To Make Pittsburgh A Startup Hub”一文裡面會提到優質的研究單位與有獨立咖啡店或是餐廳這種吸引年輕人的環境會是構成良好創業環境非常重要的因素。

而我認為以當前台灣的環境而言,並不適合培養出真正具有爆發性潛力的 Startup,也因此才在今年進行了首次 Silicon Valley Innovation Safari 的嘗試,讓未出社會但是具有強烈學習動機與能力的年輕人能夠真正接觸世界級 Startup 的樣貌,並開始培養跨文化的素養與人脈,如果要期待一個可以成長百倍甚至千倍的 Startup 誕生,應當是從能夠成長百倍甚至千倍速度的人才做起,而非盲目的灑錢給新創團隊;至於解決已知問題的區塊,雖然相對競爭,但也相對風險較低,容易獲得可預期的報酬,過去台灣的經濟發展就是奠基於這些區塊上面的努力以及人口紅利帶來的優勢,而能夠讓我們今日過著舒適的生活。但以當前的局勢來說,我們必須更加看重以新的知識為基礎,去探索未知問題的區塊,進而發展出能夠對整體人類社會產生影響力的產業。正如同 Paul Graham在《如何創造財富》裡面所說的,Startup 這個字的內涵其實和中世紀開始由資本家贊助的航海探險是類似的。

總結

回歸到原始討論的核心,對於「創業」這個字眼,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抱著美好的想像與憧憬,因為那燦爛的成功光環總是如此的誘人,卻也因此讓我們容易輕忽了背後所需要付出的代價與努力,俗話說的好:「人們通常都只看到流氓吃肉,而沒看到流氓被揍。」

然而,「創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 的培養,卻不一定要去「創業」。無論是創 small business 或是 startup,一個可持續經營的營利組織之存在,必然是為了完成社會中某些特定的任務而生,在與社會互動的過程當中,嵌入成社會的一部分;同樣的事情,在家庭、在社會、或是大企業裡面也都同樣的在發生,只是我們往往是以個人或是內部團隊的方式嵌入在這些社會圈當中。「創業」這個行動應該可以說是作為對一個問題持續探索所作出的回應方式之一,而在採取這樣的行動之前,或許應該花點時間去思考一些根本性的問題,「創業」畢竟只是一種手段,而不該被視為目的,真正最終應該要回答的問題,還是:「我所為何來?」

相關學習資源:

  • Sam Altman’s Essays
  • Paul Graham’s Essays
  • 從車庫的舊PC到百萬台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