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求職經驗心得:台灣人如何獲得 FB、LinkedIn 矽谷工作機會

許多人出國唸書、工作,目的是希望踏上更大的舞台,與國際人才圈交流合作,打造有影響力的產品或服務。但什麼樣的人才,才能在海外求職中脫穎而出?在海外求學、求職能帶給我們哪些收穫或衝擊,這樣的選擇值得嗎?

「當你抱持疑問、對未來方向迷茫時,與其困惑不前,不如聽過來人怎麼說!」

ALPHA Camp 相信,社群分享能帶來更多可能性。想達到渴望的職涯目標,直接找該領域的專家聊聊是最有效的方法。處於頂尖職涯階段的優秀人才,過去可能也經歷過職涯迷惘、學習瓶頸。藉由分享、提取對方數年的職涯經歷總結,有助我們打開視野、獲得務實的成長建議。 

加入AC學習社群,3分鐘小測驗找到你的程式自學入口

與已在美國建立不同職涯的學長姐聊聊

ALPHA Camp 邀請到三位任職於頂尖科技公司的學長姐,分享台灣人如何在美國打造自己的軟體開發工程師與資料科學家職涯、對頂尖企業文化與職場的深入觀察。在海外求學、求職階段,又經歷了哪些文化衝擊、挑戰及辛酸血淚,最終提煉為成長養分,逐步靠近理想職涯。

Chris: 從 Facebook 實習生到 Instagram 軟體工程師,身處強者環繞的矽谷,每天工作繁忙充實。Chris 能站上夢想的舞台,背後其實經歷一番精準的轉職規劃、充滿策略性的求職過程。大學、研究所念電子工程,從硬體跨到軟體,說明翻轉職涯沒有不可能!

Alison: ALPHA Camp 第一個實習生, 大學唸經濟,卻發現自己對資料科學的熱愛。美國工作 3 年,先後擔任 LinkedIn 研究分析師、Stripe 資料科學家。Alison 表示,資料科學家的工作內容因不同公司而異,在 Stripe,每個資料科學家會搭配一個團隊,以團隊任務為導向,分析數據、提出洞察跟改善建議。

Sean: ALPHA Camp 大航道全端網路開發學生。從機械轉到材料、再從材料跨到資工,從相關履歷經驗一片空白,歷經 Apple 實習,最後同時拿到 Microsoft、Google 兩份軟體工程師 Offer,看似不可思議的旅程,背後是務實刻苦的準備與不放棄的精神。

不同職涯階段的學長姐分享美國職涯心路歷程

如何從無相關經驗到取得海外頂尖機會

Q:海外求學獲得什麼心得體悟?你認為美國跟台灣最大的差異?

Sean:「環境會深刻影響一個人。」美國學環境充滿強者。Sean 看到身邊已經很優秀的同學,還比自己更加努力!這樣的學習氛圍,刺激他時刻激勵自己達到更高目標。不像在台灣會留給自己很多「後路」,要等到「準備好了」才去做。

而在 Apple 實習期間,Sean 開發了一個 Airpod 測試工具,結果真的發布為正式的檢測工作,獲得數百萬使用者!讓他見識到「好的工作成果會被重視,不會因為自己的位置而受限。」

Chris:「美國重視法治精神及文化,學校、公司一律落實制度管理。」台灣相對有「人情味」,很多事情都可以靠關係協調;但在美國 Chris 觀察到學校、公司透過「制度」、「系統」來管理。在學校,要嚴格尊重教授訂的課綱,教授不因私人因素就更改規劃。在 Facebook,公司也很重視使用者條款,員工一旦無正當理由違反,公司有權力直接開除。

Alison:「在美國或國外環境,要更積極溝通。」她觀察到,在台灣很容易因為學歷光環就贏得發言空間。但在美國,必須懂得主動表現、積極溝通,才會有人聽你說話,爭取到自己的可信度。

出國唸書不一定是唯一選項。我們或許不能複製同樣的環境,但可以思考,如何營造友善於自己成長的環境。

加入能夠刺激學習的社群,並爭取主動分享的機會。這些都能幫助自己打開眼界,探索更多新知、機會。

Q:如何從零基礎,到打造脫穎而出的個人資歷?

Chris:「用計畫性思維,早期就訂定目標,出國前就開始準備找工作。」Chris從硬體跨到軟體,因深知自己的不足,他擬定詳細的計畫,從找實習、技術面試準備、諮詢前輩,一步一步執行,訓練硬實力的同時,也完備自己的履歷。(詳細面試準備、參考 Chis 臉書

Chris 也提到,因為硬體背景出身,要說服他人自己是個軟體人才,是他打造履歷時面臨到最大的挑戰。他認為:「硬體轉軟體的最大不同,重點在思維方式,而非專業差異。」想打造軟體工程師履歷,不一定要做很多軟體 project 來證明自己,但要懂得用敘事方式展現你已經具備軟體思維,例如「改善某功能、程式寫法後,提升效率幾個百分點。」利用此類敘事方式,把自己包裝成一個軟體工程師。(學員 Ming 心得:竹科人找回寫程式樂趣

Alison:「著重校外累積實習經驗,校內取得推薦信、選修實務操作課程。」她在學期間就踏出校園,到各行各業實習、提前認識工作環境,這對她後續職涯很有幫助。期間 Alison 做過投顧業、創投、甚至是 ALPHA Camp 的第一個實習生,在草創期與 Bernard 校長一起工作。正因為實習經驗,讓她找到對科技產業的熱情。

Sean:「非本科系履歷完全空白,選擇專心建立能力,充分利用學習資源,補足相關經驗。」Sean 念碩一的第一個學期,身邊很多同學已經開始投履歷。Sean 大學沒有軟體背景,他深知不管他再怎麼美化履歷表,最後一定會石沉大海,所以他選擇專心補強自己的技術能力,把所有時間投入學習。(轉職必看:最有系統的課程,在家就能學!

值得一提的是,Sean 當初申請上的科系有跨電機和資工,但在他入學那年,系上不讓同學們選修資工系的課。導致 Sean 除了兼顧系上必修之外,必須靠著爭取旁聽資工系的課、註冊不同的線上課程、利用網路資源,來補強自己在資工方面的訓練。

「沒有人的履歷是一開始就完美的豐富履歷有各種個人化的策略:可以自學鋪墊技術力、透過實習建立熱情、或是目標性的尋求資源來幫助自己。

無論如何,這些準備都需要時間的積累才能看見成果。思考如何強化履歷的你,必須先跨出第一步,開啟各方面的學習。

Q:如何找到理想工作?面對挫折該如何尋求方法、調整心態?

Chris:「不要一開始就投夢幻公司。」求職期間,Chris 投了五十家公司,其中包含自己沒那麼想去的公司。這樣做的目的是當暖身練手,找到面試節奏後,再用萬全的準備去嘗試投夢幻公司,提高成功錄取機會。Chris 也提到:「找工作的主流管道依然是內推或 Career Fair」網路投遞面試資料是最沒有效率的,可能就因為關鍵字沒有出現被系統刷掉,失去面試機會。

Alison:「尋求社群支持可以走更久」Alison 一開始在 LinkedIn 擔任研究分析人員,在這份工作她將過往所學的資料分析知識,實際應用在職場中,因此培養了資料科學家的相關經驗,最終帶領她真正進入資料科學領域。但她也發現,進入大公司工作才是一切的開始。在 Stripe 這樣快速成長的工作環境裡,充滿挑戰與挫折,「你會看到很多人比你強,會開始有些自卑」。該怎麼面對?Alison 認為社群支持很重要找朋友吐吐苦水、互相安慰,相信自己會持續進步、變得更強。

Sean:「靠著不放棄的精神,爭取到額外的實習機會。」Sean 曾遭遇找不到一般暑期實習的挫折,他申請 Apple 三個月的暑期實習機會但沒有錄取,轉而接受六個月的全職實習缺額。當時 Sean 還有課業要兼顧,一般人可能就放棄這個機會了,但他特別去跟教授談,把課集中排在週一和週五,並且兩週到班一次。

「有機會就努力爭取,讓自己好好拼搏!」Sean 成功完成了全職學習+全職實習的不可能任務。也因為實習經驗的累積,讓他最後同時拿到 Microsoft、Google 兩份軟體工程師 Offer。

建立職涯一定會遭遇許多挫折。3 位學長姐尋求理想職涯的方法並不同,但同樣的是,他們不因為一時的挫折就放棄,反而去思考如何調整心態、多練習、尋求社群支援,為自己開創不同機會。

對職涯的期待:持續學習,不斷精進自我!

進入夢幻公司、擁有理想工作不代表就是終點了。Bernard 校長也特別請 3 位學長姐分享他們未來的職涯規劃及給大家的建議:

Chris:「矽谷是起點不是終點。」當軟體工程師其實是一條不歸路,一生必須持續保持學習新知的習慣。即使進了頂尖公司工作,他看到身邊的強者們仍然不斷精進自己。Chris 期許自己能像他們一樣持續深耕專業,成為領域專家。 

Alison:「持續精進統計硬技能外,軟實力的培養也同樣重要。」她即將從美國出發,到歐洲愛爾蘭新辦公室建置團隊,體驗從草創期到建置成熟團隊的完整過程。不論是招募新成員、建立新文化,在全球性的舞台,培養跨文化溝通、合作甚至領導能力,相信會帶來更多刺激及成長的養分。

Sean:「等待入職的空檔也要持續學習。」同時拿到兩份夢幻職缺的 Sean,很期待展開新的職涯旅程。但他仍不輕易鬆懈,現在持續跟朋友舉辦讀書會、加強技術能力,保持學習成長的熱情與習慣。(培養競爭力必看:下班後充實自己 成為搶手的科技人才!

結語

很多同學想學新技能、轉職,但又自覺缺乏學經歷而喪失信心。但其實科系已經不是重點了!三位學長姐用他們的故事證明:想邁向理想職涯、站上國際舞台,非本科系不一定是劣勢,關鍵是擁有「持續學習、不斷精進自我」的態度

不論你是否選擇海外求學、求職,重點是要去創造友善自己成長的環境,找到互相激勵的社群,才能打開視野,不斷學習、成長茁壯,最終在理想職涯中實現自我。

他們靠學程式探索職涯可能!看更多 ALPHA Camp 學員的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