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師、業務到後端工程師:AC 助教 Wei 的 30 歲轉職心法

Wei 是機械系畢業,從高鐵技師、日商業務,最後成為後端工程師,經歷兩次轉職。他怎麼從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最後找到想成為的人?如何全職自學程式、度過辛苦?在 AC 獲得什麼學習幫助,怎麼回來當助教?一起來聽聽 Wei 的故事。


從兩次轉職聚焦職涯方向

Wei 機械系畢業後,先選擇相關職能、到高鐵擔任技師。但發現他不喜歡整天與冰冷的機器為伍,希望能夠多一點與人互動,因此進修日文,轉職到日商當國際業務。但接著又發現,過去想與人多一點互動的想法,其實需要看對象而定。比起整天完全面對陌生人的互動,他更喜歡與朋友間相處、較無壓力的交際。

經歷兩個角色,Wei 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也積極思考長期職涯。Wei 發現,很難想像在一間公司待很久的樣子。他決定要有一個帶得走的技能,並要在每份工作中,都能清楚看到成果。Wei 在大學學過 C ++,很快地想到軟體工程師這個可能性。考量程式技能的高實用性與泛用性,軟體工程師成為轉職規劃的一個選項,決定花時間嘗試這條路。

Wei 說通往理想的路很多條,他也不知道應該走向哪裡,而哪裡才是最正確的。但兩次轉職幫他刪去一些路,方向就可以更聚焦一點了。


30 歲轉職,願意用多少錢換想做的事?

Wei 第二次轉職是 30 歲。隨年齡增長,他認為風險比較高,所以用比較保守和謹慎的態度,利用價值與金錢兩個項目,來做排序與判斷。

因為菜鳥工程師的薪水比他當日商業務低,所以他就問自己,能接受薪水變少嗎?願意拿較少的薪水多久呢?進一步,他將轉職工程師這個大目標,切成好幾個小目標,像是:薪水成長性、有帶得走的能力、職涯有發展性等。接著再一一問自己,怎麼排序這些小目標?分別願意少用多少薪水,來交換這些小目標?

在這個思考過程中,他找到了答案。確定轉職工程師後,就頭也不回地前進了。

30歲非本科轉職,你將是其中一位:4週上手程式設計入門


跟著進度制踏上軌道

Wei 一開始是買線上課程自學。但發現因為不清楚學習路徑、加上沒自制力,學習效果很差。他買了一堆課幾乎都沒上完;而雖然有心學習,但沒有適當的規劃及執行力,很容易對自己太好而放棄,朋友約了還是照樣出門。面對這 2 個問題,Wei 來到 AC,買了學期一試水溫。

Wei 激動地說,當看到自己因進度制穩定前進時,簡直感動到無以復加。因為他終於順利步上軌道,往目標穩定地前進。回想那段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的所有業餘時間都在進修、時常寫作業寫到半夜的辛苦時光,Wei 言語間不禁流露出終於熬過來的哽咽。


在社群陪伴與支持中前進

Wei 真情地說,社群對他的幫助真的很大。遇到問題時,有很多人可以一起討論。跟社群認識的朋友討論,比較沒有壓力,也不會卡在沒有發問的勇氣。

在社群裡,也有很多人一起前進。往目標前進是很孤單的事,跟朋友分享,對方也不一定能懂。但在社群裡都是有同樣目標的人,你也會有不想落後,會有更多動力。


回 AC 當助教:想成為什樣的人,就加入他們

Wei 說之前在日商時,雖然有 N1 證書,但距離實際溝通還是很遙遠。但在工作的潛移默化下,發現自己漸漸可以開始說得出口。這讓他深切體會到環境對自己的影響,所以轉職成工程師後,他就對自己說,眼前就個充滿工程師的 AC 社群,只要在裡面,即使默默潛水也可以得到很多過往沒辦法接觸到的新知,可以加速充實自己。

所以 Wei 回到 AC 當助教,而教學也給他無窮的回饋感和成就感,讓他成長。教別人前一定要先弄懂,能更清楚自己對哪些觀念或技巧還不熟悉。在教會別人後,也更有信心已經掌握知識或技術。

進度制、社群與助教等學習體驗,確保學習成效、加速你的職涯成長


建議與提醒

最後,Wei 想透過幾個體悟,能幫助大家勇敢前進。

不會有人覺得你的問題蠢

有時看到其他同學在討論更深的問題時,會覺得自己的問題好像很蠢。但當自己不敢問的問題被別人問出來,你卻不會覺得問問題的同學問了個蠢問題,那就代表「覺得問題很蠢」很大程度是庸人自擾,其實其他人並不會這麼想。

時間有限下,優先照進度學習

大家的學習起跑點都不同,有時會發現同進度的同學,竟然在討論沒聽過的東西 (可能是課外的),若這時就開始焦慮、想讓自己能看懂他們的討論;或會覺得好像落後了,決定花時間去「學習新知」。但這很沒效率,時間有限下,這樣做還可能會讓你落掉原本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因此,專心地按照 AC 進度學習,會是比較恰當。

找到自己的優勢

「無論是 30 歲或轉職身份,都可能是你的優勢」,這是位人資前輩說的話。轉職者會因經驗而累積到不同的軟實力,例如能很快理解他人想法,或是比較懂商業邏輯。這些是新鮮人比較少能有的。故當技術面試通過後,軟實力就是能讓你與其他求職者拉開差距的地方。


JavaScript 全端開發課程,18 週轉職軟體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