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知道自己在學甚麼嗎?如果不深究的話,用一個關鍵字大概就可以打發這個問題,例如「我在學寫程式」、「我在學煮飯」等等。然而,如果你是一個特別注重「刻意練習」的學習者,或者你是課程設計者,就恐怕無法用一個 keyword 來打發這個問題。
「分類學」是 20 世紀以降一個很重要的科目,人類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發現,需要把知識進行細分,並且為每一項細目給予命名。有了命名和定位之後,才能做再進一步的分析與深掘。分類的本身也可以梳理一個龐雜的學科宇宙,讓使用者可以透過分類綱目直接瞭解 big picture。
因此,面對「我在學什麼」這個問題,良好姿態是:將你打算要學的事情,例如「學程式」進行拆解與分類,運用任何的維度,排出一個學習地圖。
這個操作需要運用後設認知能力,並且也需要投入心力做前期研究,所以更簡單的方式是購買有口碑的課程,或者直接找個老師,讓老師幫你搞定。
雖然只要願意花錢一定可以省下工夫,但關於這個「學什麼」的問題,終究是自己愈清楚愈好,這會影響到之前談到的「學習動力」的清晰度。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能用來拆解「學什麼」的分類架構。
Bloom 分類法介紹
分類法自己設計也可以,但如果完全沒有概念的話,先抓別人的分類法來運用比較實在。
在體制教育制度化的年代,大概是 1950~1975 年間,以教育分類學先驅 Benjamin Bloom 為首,美國的教育學者完成了一系列的教育分類架構,把學習目標分類成三大範疇,每個範疇都會經歷不同層次的學習:
中文是翻譯成認知 (cognitive)、情意 (affective)、技能/心理動作 (psychomotor)。
由於這三個字太高級了,也有人簡稱為 Knowledge-Ate-S (KAS),我個人喜歡用「腦-手-心」來簡稱。
Bloom 分類法廣泛運用於 K12 和大專院校,使用者大多是正規訓練的教師。正統的教育設計者需要有嚴謹的學科目標設定,並且設計一系列的考試與衡量機制,因此,Bloom 分類學的架構比較嚴謹,複雜性也比較高。
Bloom 分類法後續有經歷幾次轉換,例如其中認知領域在 2001 的修訂版中已經變成這樣⋯⋯(如下圖)
既然大部分讀者不是搞教育研究的,所以圖裡面的小字有興趣的人自己去看 XD
Bloom 分類法如何幫助學習者?
先說明一下我個人偏好 Bloom 架構的理由,在 Bloom 分類法中,教學設計者和學習者的語言是一致的,它強調我們需要用一系列的動詞去設定學習目標,而學習者如果能成功完成動作,就代表「學會 (master)」。
例如:
這種「以動詞為中心的描述句」能夠讓學習者執行,也能讓觀察者驗證,這是我喜歡他的第一個理由。
第二個理由是這個架構比較符合全人教育的概念,就像前幾篇提到的,一趟「有意義」的學習旅程是漫長的,因此學習者在過程中不是只有學習知識,還需要經歷動力層次的昇華。
由於我自己需要設計的課程都是比較長期的、有職涯目標的,因此腦、手、心並重的架構對我而言比較有效。
因此,這個架構看起來比較複雜,但對我而言比較實用。真正在應用時我會做一些簡化和轉移,所以事實上也沒那麼複雜。
腦—手—心架構
學習者可以先不用管太多分類的眉角,但「腦—手—心」是一個很值得放在心裡的架構。
這裡做一個比較簡單的摘要,讓你能快速了解重點:
為什麼我覺得這三個維度一定要強調一下呢?因為大部分的人不是教育工作者,在腦海中可能沒有太具體的後設分類。
傳統主流教育中,太過於偏重認知型的學習,也就是純粹用腦消化的範疇。雖然主流教育中也有「動手實作」的成份,不過因為考試的關係,動手實作不是第一順位(雖然職場上很強調,但小時候的教育真的比較是看書就好)。
至於「心」的部分就更加撲朔迷離了,是一個大家都不會說不重要,但具體來說也沒什麼明確的教與學。
如果不特別注意的話,我們可能在慣性上,都會太偏重「腦」,而非常忽略「心」的部分。
選用「心」這個字,可能會有人聯想到情緒化的事情,請注意一下上圖的小字,「心感受」的註解是:
- 感受意義與價值
- 瞭解每一個項目如何和整體連結
- 看見自己的成長
- 進行務實的自我評估
重點在是否對事情能夠有效地進行價值判斷。
所以,每當你學了一個段落,停下來回顧自己究竟「學了什麼」的時候,非常推薦大家使用「腦—手—心」的架構,看看自己是不是均衡發展!
關於「心」的維度,最能夠實踐的場合是在做 reflection 的時候,之後專文討論 reflection 時,我們會再討論這一塊。
分類法與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強調在每次練習時,需要分解學習內涵,刻意在自己的弱點上進行強化訓練。
若要實踐刻意練習,進行有效練習,你就需要針對自己的學習內涵進行拆解,因此運用某種分類框架,比較能夠幫助你進行拆解與分析。
在這裡介紹「腦—手—心」的架構,希望大家在進行分解時,能注意到三個維度的均衡,至於再細分的內涵要不要運用 Bloom 的六個層級,我是覺得可以不必這麼講究,那個比較是教育設計者在用的,對學習者可能會太細,其實用自己的邏輯去分拆,大概就可以找到刻意練習的焦點了。
為什麼要談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的概念是由心理學家 Anders Ericsson 在 1990 年間定調,Ericsson 發現「『表現超級卓越』的人,他們的練習過程設計與『優秀』的人有顯著的不同」,而其中的差異被命名為「刻意練習」。
我個人認為「刻意練習」是有史以來最能表達「打破天才迷思」的概念,是對我個人而言相當有啟發性的概念,不過,我注意到許多同學在和自己精神喊話時雖然會偶爾說出「要刻意練習啊~」之類的話,但在為自己規劃後續行動時,卻沒有「刻意」的成份。
好像就是把「刻意練習」當成「重覆更多次一點」、「更努力一點」,或者頂多點出「要針對回饋來刻意加強」。
總之,從這些觀察中,我感覺「刻意練習」這四個字有某種流行度,但還是蠻值得好好澄清一番,今天就讓我再爬梳一下這四個字的重點概念,希望可以幫助到有緣的讀者。
優秀與頂尖的關鍵差異—刻意
「刻意練習」的重點在於「刻意 (deliberate)」兩個字。
「刻意」是指「先找出問題所在,然後針對性地練習這些有問題的地方」。
Ericsson 比較「頂尖卓越」的音樂學院生和「優秀」表現者之間的差異,發現在兩者都花全部時間來練習的情況下,「優秀」的學生習慣從頭到尾反覆練習,而「頂尖卓越」的人會把大量的時間投資在「最困難的其中幾個小節」。
再強調一次重點,普通練習是不斷重覆,而「刻意」的練習是針對最弱的環節加以訓練。
舉個例子,如果你正在矯正自己的英文發音,你需要找出最困難發音正確的聲音,例如捲舌音,反覆地進行單音發聲,練到能正確發音為止,再逐漸訓練自己在說出一整句話時能正確發出捲舌音,然後再加速。
如果你正在學寫程式,而覺得自己邏輯不好,你可能要強迫自己有意識地使用流程圖理清邏輯的先後順序。
找出自己最弱的環節,針對那個環節設計一連串刻意的訓練,然後反覆執行到能正確無誤的操作,再逐漸拉高強度,確保自己能執行得更快、更準。
這種有針對性的練習,才是「刻意」。
知名的籃球教練 John Wooden 曾說過一句話:「練習就是對你正在進行的事情加以思考」。
「刻意練習」說穿了是一種非常有針對性、有策略性的學習模式。它不僅只是努力。
策略的有無,決定了練習的效率。為什麼有些人的學習效率就是比較好?也許是天賦,也許是他真的比較努力,但也許是他花了更多心思,為自己設計出有效的練習模式。
跨出舒適圈
以上澄清了刻意練習的核心概念,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翻翻書藉或網路文章,會討論更多周邊技巧,例如目標設定、獲取回饋、發展心智表徵 (mental representations) 等等。
不過我認為「刻意練習」難以真正被落實的原因,是在於我們不太想跨出舒適圈的心魔。
刻意練習只是一個概念,一個有策略地針對弱點進攻的戰術,要針對弱點,最困難的還是面對。
普遍的解決方法,是為自己號召一些正能量聚會,和有積極性格的朋友分享自己想逃避的心情,彼此分析各自需要刻意練習的重點,找出一些方法,並且互相鼓舞一番。
希望你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出自己的克服之道,與你共勉之。
小結
結尾再重新幫大家聚焦一下重點:
- 刻意練習的重點在「刻意」,需要找出最脆弱的環節,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流程,然後反覆執行到能正確無誤的操作或思考,再逐漸拉高強度,確保自己能執行得更快、更準。
- 刻意練習雖然需要一些策略性思考與分析,但最難克服的是「不想跨出舒服圈」的心魔。
- 如果你發現自己一直在練習本質相似的事情、實則原地打轉,那麼注意,你該跨出舒適圈,為自己找出刻意練習的目標了。
- 相比於「發誓要更努力」,建議和朋友進行有建議性的對話,運用刻意練習的概念,討論練習的策略,也許能較容易突破盲點。
Reference
談「練習」的書很多,不過和「刻意練習」最有關係的是同名書籍【刻意練習】,這本書直接就是 Anders Ericsson 的學術研究摘要。
其他像【完美練習】、【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也在推薦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