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 Meta 工程師也來上課:有跨國跨產業技術人才網絡的 RISE 課程

Meta 資料工程師安蕾,為什麼想加入 RISE 計畫?他凌晨三點上線上課,仍求知若渴?她說,RISE 提供跨國、跨產業技術人才網絡(network),正是他最嚮往的。在 RISE,她獲得來自頂尖科技公司的導師經驗傳承;站在更高決策者角度,思考技術工具的應用與取捨;也與來自各行各業的同儕,交流經驗,收穫滿滿。

矽谷凌晨 3 點連線上課?RISE 最初吸引你的是?

我從資料分析師自學,轉職為資料工程師。過去 4 年,我都自己摸索成為資料工程師所需要的技能,比較沒有一個系統性的學習架構。所以,當初看到「設計 end-to-end 數據架構學程」(即 RISE Pilot 學程),就非常吸引我。

擷取自「設計 end-to-end 數據架構學程」每週學習目標

而且,平日專案都是只有自己一個資料工程師,少了可以跟其他資料工程師切磋討論的機會。所以我很希望能藉由 RISE,更了解不同產業、公司的資料工程師是怎麼設計數據流程的,想知道哪些架構能真的應用在工作日常中

另外,我自己也計畫未來回台灣工作。所以希望能藉由這個 RISE 更了解亞洲對資料工程師、資料團隊的人才需求,並且培養相關的人脈。

實際上課後,最讓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是?

第一週,導師 Joseph 講「Data 的組織角色與影響力地圖」就讓我很驚艷。過去,我比較專注於自己的組內項目,比較少從更全觀的角度,去思考資料團隊之於公司的定位。這也很有助我去觀察其他部門的組成。

擷取自導師 Joseph「Data 的組織角色與影響力地圖」工作坊畫面

還有,就是導師 Bryan 的「如何透過流程/圖示更有效的進行產品溝通表達」,幫助我用「產品開發」的架構去思考/設計 data infra 和 warehouse 的建構。

我覺得 RISE 很特別的是,它不只是導師單向的案例分享,還結合了工作坊互動環節,讓同學彼此能分享自己的實務經驗、激盪想法。而且這樣的交流不只侷限於上課中的討論,也延續到課後 discord 群組熱絡的討論。

RISE 營造了讓每一個人都樂於分享的環境。而且不論導師、AC 夥伴,都很願意花課後陪伴、解答還有週末活動。課程的 28 位學員,也從頭參與到最後(出席率 100%),實在必須給大家滿滿的敬意!

RISE 帶給自己最大的收穫是?

是課程最後的 Final Presentation。這讓我有更深入和同學交流的機會,更了解不同產業資料工程師平日工作內容、使用的工具。這非常幫助我反思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對於在現在公司的學習方向也變得更清楚了,也更加確定之後的職涯發展方向!

我因為轉職、轉領域的背景,所以有很強的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尤其到了data 領域裡,覺得光是職能範圍在每間公司差異巨大,要學的技術、和要了解的工具日新月異,加上現在公司 data infra 這麼成熟,使我過去常常猶疑著:自己在現職能帶走的技能會是什麼?

RISE 幫助我接受這個事實:「Data roles 就是會因為大家所在的公司文化和公司成熟階段有所不同,導致職能和技術棧(technology stack)的差異很顯著」。所以「追求自己什麼都要懂」太不切實際,但是回到「為什麼需要資料」這個商業價值層面來看,就很有共通性。

對我來說,「商業共通性」就是能帶走的技能。透過學程中跟大家有技術上的討論,幫助我回頭看公司內部產品怎麼對應到外部開源工具或是雲端服務,以及幫助我回頭思考、了解公司產品是如何達到現在 self-service 這個成熟度。

有興趣申請 RISE 的朋友,你會給他什麼建議?

帶著問題報名,抱著會認識很多很厲害的人的心!

還有,課程強度真的沒在跟你開玩笑的!AC 和導師們的用心真的看得見,但學習本來就是兩方投入下的結果,你追求怎麼樣的收穫,自己也要有對應的付出

2023 RISE 春季班招生中

看完安蕾的分享,你是否也嚮往與同樣對技術充滿熱情、渴望學習的夥伴們互相切磋,一起成長呢?

繼 RISE Pilot Program 結束後,2023 RISE 春季班課程已開放申請,有興趣的朋友現在就到【 RISE 官網 】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