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讀者,
新年快樂!上禮拜我們推薦的書籍網站很受歡迎,不知道你有沒有找到想讀的書了?假如還沒的話,我前幾天看到 g0v 共同發起人、InfuseAI 共同創辦人高嘉良分享他的年度書單(他有將詳細的書單放在 Goodreads 上),分享給讀者參考。書單總共有 21 本書,根據他的說法,大部分的書跟「專注」和「探究『為什麼』」兩大主題有關,其中他特別推薦 Andrew McAfee 寫的《The Geek Way》,至於原因就請各位讀者自己去看他怎麼說囉。
另一個想跟大家分享的消息是 Max(以前的 HBO Max)推出一部紀錄片《Time Bomb Y2K》,藉由上個世紀末的「Y2K 問題」(千禧蟲危機)呈現出當時人類社會開始進入數位時代的情形,預告片開頭就是 Jeff Bezos 在一個訪談裡說的話:「千年之後人們回過頭來看,會說能活在 20 世紀末真是太好了。」
Titan
[Podcast] Lenny’s Podcast/「一個功能最多只能花六個禮拜做,做不出來就讓它死掉。」Jason Fried 分享 37signals 不尋常的經營哲學
原文連結|收聽時間:109 分鐘
Lenny’s Podcast 的主題之一是關於打造產品,最近 Lenny Rachitsky 邀請到 37Signals 共同創辦人 Jason Fried 來上節目,他在超過一百分鐘的節目裡分享了許多 37signals 的經營哲學與實務經驗,讀者可以參考連結內的大綱、時間軸與逐字稿。根據 Fried 的說法,這家只有幾十人、自給自足(bootsrapping)的公司過去二十幾年來年年獲利上千萬美元,他們不設定營收目標、沒有 OKR 或 KPI;他們不重視成長,只關心利潤(profit)。
在 37signals,不管是多大的功能最多只能花六週時間開發,而且一定是小團隊進行(通常是一位工程師搭配一位設計師),當然小功能也許只會花一週或更短,但不管要做什麼,就是不能超過六週。Fried 說「六週」的規則其實與時間估計無關,而是他們對一個功能的興趣(或者說胃口吧,原文是 appetite)就六週這麼多。他認為大部分人不擅長預估時程,而且有些專案要拖多久都行,不論你給多少時間它都會吃掉所有可用的時間。如果專案開跑 1-2 週發現有狀況怎麼辦?Fried 也有在節目說明應對的方法。
這套開發產品的框架在 37signals 稱之為「Shape Up」,他們已經奉行多年,對這套方法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直接到網站閱讀線上版或是下載 PDF,如果要購買紙本也行。Fried 分享的內容很多他都講過,對 37signals 跟兩位創辦人 Jason Fried、DHH 比較熟悉的讀者可以先聽後面二十幾分鐘,不認識他的讀者可以趁這一集有概略的理解。我們也很推薦讀者閱讀兩位創辦人寫的書籍和文章。
[英] Cristina Cordova/你拿到新創公司的 Offer,該怎麼思考待遇裡的股權薪酬(Equity Compensation)?
原文連結|閱讀時間:5-10 分鐘
我們知道加入新創公司對個人財務上的好處主要集中在股權(equity)未來增值的可能性。那麼加入一家新創公司時,該怎麼評估他們給的股權薪酬(equity compensation)好不好?Cristina Cordova 目前是新創公司 Linear 營運長,她在本文以自己過去四度加入早期新創(從種子輪到 B 輪)的經驗跟讀者分享她怎麼思考股權薪酬。她曾經是 Stripe 前 30 位員工,見證過這家獨角獸在七年內從估值五億美元成長到 500 億美元的時期。(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她的 LinkedIn,她的眼光顯然一直都很不錯。)
Cordova 建議先用表格列出目前任職的公司與你拿到的新創公司 offer 裡的基本薪資和獎金、股權總值、股權行使成本、股權淨值(股權總值減去行使成本)等作為比較(Cordova 是以四年為期來計算)。接著是關於期望設定,假如你原本在大公司任職,那麼不應該期待新創公司提出更好的底薪和獎金,而且還有一個重點:新創公司開出的待遇就算加上股權之後依舊有可能比你現有的待遇更差,Cordova 說她每次換工作都是這樣,重點在於股權的總值會隨著公司成長而增值。
她在文中提出一系列建議,從比較(現職與新 offer)方法(可以參考文中的表格)、如何思考現金薪資與股權的比例、個人身為一名員工的市場價值,最終帶著這些數字去跟新公司的召募者談。不過就像 Cordova 在文章開頭說的:在思考股權薪酬之前,你應該要花費遠多於此的時間去思考:我加入的這家公司在未來幾年內營收或估值成長到 10 倍、20 倍,甚至 100 倍的機率有多高?「挑對公司比你去最佳化股權薪酬更重要。」她說。
[英] Wörtergarten/大綱軟體簡史
原文連結|閱讀時間:20-25 分鐘
不知道各位讀者在寫文件、寫稿和做計畫時,會不會先列出「大綱」(outline)?或者使用大綱軟體(outliner)?本文企圖為大綱軟體寫一份簡史,從大綱的特性開始談起,再到大綱軟體產品的歷史,回顧各種已經停止開發或是正在發展中的軟體,資訊很豐富,也提供許多延伸閱讀。假如你正在思考自己的大綱軟體解決方案,或許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作者指出,大綱是以排序、巢狀區塊、樹狀層次結構的方式組織(主要是)文字資訊,可讓使用者先快速產出想法再進行排序、組織,用途非常廣泛,既能藉由大小標題去組織大量、長篇文字,也能用在筆記上,處理簡潔或是片段的文句,而列點與階層可以讓你近乎無限拓展。
作者從 80-90 年代的大綱軟體「More」開始回顧,再到 2003 年 Emacs 的 org-mode,一路到最近幾年興起的筆記軟體如 Roam Research、Obsidian、Logseq 等,探討了功能、檔案格式以及用途等。隨著功能和各種新設計的加入,大綱這個形式到後來還可以處理待辦事項、筆記、個人維基與知識管理⋯⋯文章最後面討論了列點的「點」(bullet)其必要性,以及作者做了諸多研究之後的收穫是「降低摩擦力」(keep the friction low),盡可能快速把點子記下來,並且讓工具以各種我們需要的形式去發展這些被記錄下來的想法,就越能用它們來推動我們的思考。
[中] Yuren/W3C DIDs:拆解權力結構的數位身分標準
原文連結|閱讀時間:15-20 分鐘
作者 Yuren 先前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從 Facebook 無端封鎖帳號來看數位身分的問題與 DID 解決方案〉,因為 Facebook 帳號被無端封鎖(還拿不回來),讓他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擁有」帳號,而且連帶影響其他以 Facebook 帳號註冊的服務;他在那篇文章比較了實體與數位身分與憑證的問題,最後談到去中心化識別(Decentralized Identifiers,DIDs)與憑證(Verifiable Credentials,VCs)。這回 Yuren 要進一步探究 W3C DIDs 這個去中心化的數位身分標準。
Yuren 先在文章開頭以「自主性」「隱私性」檢視幾個常見的、現有的數位身分標準有哪些問題,接著帶到 W3C DIDs 與 VCs 的設計,包含介紹三種不同的 DID 方法和優缺點,並且用一個購買遊戲的例子貫穿全文,在最後比較現行身份驗證機制與 W3C DIDs。
文中提到,如果 DID 這麼好,我們還在等什麼呢?Yuren 在結論處指出,DID 是剛形成不久的標準協議,其實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現在並沒有一個成熟好用的 app 讓使用者收納、管理各種 VC 憑證,另外一個是動機問題:Google 或 Facebook 並不會貿然去推動一個損及廣告利益的技術。對此 Yuren 認為比較好的切入點是由主管機關(例如歐盟)立法推動。他也在文末預告未來會講解 Semaphore 這個零知識證明的框架如何達成更進一步的隱私應用,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持續關注。
閱讀更多內容,請看《RISE-UP 科技人才升級週報》各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