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讀者,
你會在通勤時間收聽 podcast 或有聲書來吸收知識嗎?這禮拜我想要分享一個使用 Apple Watch 的秘訣,是我在通勤時間收聽內容的好幫手。首先在設定的「輔助使用」打開「輔助觸控」功能,接著就可以針對四種手勢「食指拇指互點一下」「食指拇指互點兩下」「握拳一下」「握拳兩下」來設定,例如選取、按一下按鈕或啟動捷徑等等,這樣一來就算搭車時手握拉環或是提包包時,也能單手操作部分功能了。
我自己的設定是除了播放/暫停之外,還有倒帶特定秒數(有時會需要反覆聽某一個段落),以及「播放上一首」按鈕(可觸發 podcast app「Snipd」筆記功能),最後則是切換降噪模式與通透模式。雖然輔助觸控跟最新、內建在 Apple Watch Series 9 的「雙指互點兩下」功能略有不同,但我自己覺得實際使用上問題不大,而且感覺很神奇。
(蘋果的網頁上說明 Apple Watch Series 4 或 SE 第一代之後的機種就有支援輔助觸控,不過我也看到科技媒體 The Verge 寫的是 Series 6 與 watchOS 8。)
Titan
[optin-monster-inline slug=”hlq7r8kikxf7imrv22xq”]
[中] Bernard Chan/克服「與需求方溝通困難」,數據分析師應該朝三個方向思考
原文連結|閱讀時間:10 分鐘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在工作上遇到業務端的需求跟自己的工作(寫程式、做產品或數據分析)「對不上」或者溝通困難的問題?本文是一篇 LinkedIn 貼文,起因是 ALPHA Camp 舉辦了一場說明會,我們觀察到許多數據分析師們提到「與需求方溝通和對焦」的問題,例如需求很難對焦、需求方對數據知識(例如統計學)不熟悉,因此 Bernard 想要探討如何克服這些挑戰,並且提供幾項參考做法給讀者。
Bernard 先將他觀察到的狀況分成四種:1. 組織文化的挑戰。2. 分析師對業務知識了解不足。3. 技術與業務之間的距離。4. 部門的關注點不一。要克服這些挑戰,Bernard 建議數據分析師可以朝三個方向努力:1. 像產品人一樣去做需求訪談,只是你的使用者換成業務單位。2. 雙方都應該更重視「需求文件」。3. 建立基礎知識與共同語言,雙方應該對彼此的世界有基本的理解。當然,Bernard 也不忘在最後提醒,要讓這一整套觀念在組織裡落實,來自管理成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英] Jack Cook/找出蘋果公司用來預測字詞的語言模型
原文連結|閱讀時間:10 分鐘
你升級 iOS 17 了嗎?本文作者 Jack Cook 是一位學者,同時也是紐約時報的生成式 AI 研究員,他跟許多人一樣,對蘋果這次在 iOS 17 和其他作業系統新增的輸入法字詞預測功能感到好奇,想知道背後用的是哪一種 Transformer 語言模型、使用哪一種架構、有多少參數(parameter)等等。
Jack Cook 除了分享他是怎麼找出線索,他找到了一個含有 15,000 個 token 的檔案,這些 token 構成了蘋果模型使用的詞庫,顯然他對這些資料感到印象深刻,特別是 emoji 的部分。根據種種線索,他認為蘋果使用的模型在架構上很類似 GPT-2。Jack Cook 也在文中分析蘋果在字詞預測模型的選擇策略。
其中一個有趣的部分是 Jack Cook 在文末分別使用蘋果的模型、最小的 GPT-2 模型,以及最大的 GPT-2 模型,temperature 都設定為 0,讓他們以「Today」為第一個字產生句字,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原文看看結果,當然也別錯過底下的留言和 Hacker News 上的討論。
[Podcast] Lex Fridman Podcast/未來還需要搜尋引擎和網頁瀏覽器嗎?
原文連結|收聽時間:3 小時 11 分鐘
這是 Lex Fridman 與 Marc Andreessen 的訪談,涵蓋議題很廣,包含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從目前最熱門的 AI 相關議題到科技產業的歷史和未來趨勢,再到 Marc Andreessen 個人的學習方法與推薦書籍,他還評論了賈伯斯與馬斯克。節目長達三小時,假如你沒有空聽完或是看完,也可以參考時間戳記,直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來收聽。
其中令我覺得很有意思的話題是關於瀏覽器和搜尋引擎,主持人問 Marc Andreessen 這兩個今日大家很熟悉的東西未來會消失嗎?Marc 引用了媒體學者麥克魯漢提出的概念:新媒體的內容往往是舊媒體。(《認識媒體》書中的原句應是:「⋯⋯任何媒體的「內容」,其實也都是又一媒體。」)Marc Andreessen 認為以後我們會直接得到答案,而不是許多搜尋結果(事實上 Google 早已嘗試直接給答案很多年),不過他也說,如果你需要的話,AI 可以像以前的 Google 產生 10 個連結給你。
那麽瀏覽器會因為 AI 而消失嗎?Marc Andreessen 先提到 AI 已經跟瀏覽器結合(例如微軟的 Edge),又說瀏覽器就像逃生艙(escape hatch),讓你可以離開社群網路或是某個 app,去創造下一個新東西。(嘿,就算 Marc Andreessen 對瀏覽器有點偏心也是很正常的吧?XD)
[英] Ivan Vendrov/為何昔日的好產品體驗越來越差?談「邊際使用者的暴政」
原文連結|閱讀時間:10 分鐘
我們在第四期有跟大家分享過產品評測網站 Wirecutter 在追求規模化之後品質開始走下坡。這次的主角是老牌交友網站 OKCupid,或者更廣泛一點地說,是許多的消費性 app。本文作者 Ivan Vendrov 是一名 AI 領域的工程師與創業者,曾經在 Anthropic 和 Google 工作過。他認為導致今日消費性 app 產品體驗越來越差的主因是公司不計一切代價吸引「邊際使用者」(marginal user,或是譯為「邊緣使用者」,指的是對於產品或服務價值感受較低的使用者),最終反而令忠實用戶失望,他稱這股力量為「邊際使用者的暴政」(The Tyranny of the Marginal User)。
Ivan Vendrov 感嘆,以前的 OKCupid 要求使用者要寫長文、回答一大堆問題,透過這些方式來配對使用者,讓他對於幾次實際約會的體驗感到很滿意,就算不來電也還是有「我們可以當好朋友」的感覺。當然他現在對約會網站的看法已經改變,只是沒想到最好就是那樣了(指 2016 年的 OKCupid)。他後來發現不止是約會網站,其他許多消費性 app 也有類似的情形:投入越多資源開發,體驗卻越來越差,反倒是 Craigslist 和 Reddit 這種「彷彿被時光凍結」的產品依然實在、有效。
Ivan Vendrov 認為某種類型的公司(例如商業模式仰賴網絡效應)永遠都想「吸引更多使用者加入」,既有使用者反而不是關注的焦點。他們將日活躍用戶(DAU)設為北極星指標,就算只是吸引到這類邊際使用者也沒關係——因為可以靠廣告賺錢。「等到愛用者真的都跑光,造成這一切的團隊成員早就都升遷了。」Ivan Vendrov 諷刺地寫道。Ivan Vendrov 也在文章後半段使用類似「人物誌」(persona)的手法具體告訴大家,所謂的邊際使用者長什麼樣子。
本文在 Hacker News 上引發廣大迴響,留言超過 800 則,還有 OKCupid 前員工來留言說他完全懂 Ivan Vendrov 在說什麼,他表示 OKCupid 在 2010 年代中期成長開始趨緩後,就想要追求 Tinder 式的成長;為了吸引更多使用者,他們開始簡化產品,Ivan Vendrov 提到的長文、回答大量問題等等的,全都被拿掉。假如你是產品人或經營者,很推薦閱讀原文和 Hacker News 上的討論。
閱讀更多內容,請看《RISE-UP 科技人才升級週報》各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