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E-UP 科技人才升級週報》#4:衡量工程師生產力,麥肯錫用錯方法|追求規模化毀了產品評測網站 Wirecutter 嗎?

《RISE-UP 科技人才升級週報》

Hi 讀者,

颱風將至,希望大家都平安。本週我們推出了第一篇 RISE-UP 專訪文章,主題是軟體工程師如果加入「非純軟」公司會遇到哪些文化差異,又該怎麼克服這些挑戰。為此我們採訪了工程師 Ernest Chiang,請他以軟體人的角度分享經驗並且給予建議。

不知道你心中有沒有一張名單叫「這個網站我以前很喜歡」?最近我讀到一篇令人感傷的文章,是關於紐約時報旗下知名的產品評測網站 Wirecutter,最近有越來越多人認為他們的內容品質正在走下坡,原本可以放心購買的推薦商品都成了地雷,於是作者便以 Wirecutter 的精神來研究一番,沒想到事情比他想像的更加複雜。

本週最後一篇文章是由讀者 davipon 推薦,談的是「如何衡量開發者的生產力」,假如你也是軟體開發者,這應該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Titan

[optin-monster-inline slug=”hlq7r8kikxf7imrv22xq”]


[中] Titan/軟體人如何克服「非純軟」文化差異?關鍵在「舉手」心態

原文連結|閱讀時間:15-20 分鐘

並不是每一位軟體工程師都會加入「純軟體」公司。在台灣,不僅許多傳統產業正著手數位轉型,半導體產業對於軟體工程師的需求也在增加。然而「軟」「硬」團隊從工作方法到文化,其實都有不小的差異,假如一位軟體工程師要加入「非純軟」公司,會遇到哪些挑戰?

我們採訪了工程師 Ernest Chiang,他目前任職於國內專注於健身器材解決方案開發的 PAFERS 派仕科技,擔任產品與技術整合總監,過去曾經任職於台積電、擔任製程整合工程師,在各大技術社群也相當活躍。我們請他以軟體人的角度,談談該如何預期、適應軟硬整合團隊的工作環境與文化。藉由 Ernest 的職涯發展,希望提供足夠的脈絡,讓讀者明白為何他會給出這些建議。


[英] Charlie Warzel/追求規模化毀了產品評測網站 Wirecutter 嗎?

原文連結|閱讀時間:15 分鐘

成立於 2011 年的 Wirecutter 是全美最負盛名的產品評測網站之一,他們使「推薦型內容」更加受歡迎,讀者在讀完長篇的深度評測後,點擊聯盟行銷連結(affiliate link)購買產品,Wirecutter 就能從每次的產品銷售中賺取一小部分報酬,這種商業模式令他們不那麼仰賴廣告,也更令消費者信賴——唯有信任他們的讀者不斷回來尋求商品推薦,Wirecutter 才能賺錢。他們很有個性,被認定是壞產品的東西他們還會告訴讀者離它遠一點。文章裡用一個玩笑來顯示該網站的態度——當你問:「最好的貓是什麼貓?」Wirecutter 會告訴你:「什麼貓?你有考慮過狗狗嗎?」

Wirecutter 的產品評測可不是隨便寫寫,例如他們的衛生紙評測是由領域專家測試至少五十個小時後的產物,而且不斷更新,幾年前的首選品牌如今已是被嫌棄的產品。Wirecutter 的另一個機制是外部作者稿費「以小時計費」,不是字數,也不是固定價格。然而近年開始有讀者發現 Wirecutter 的內容品質似乎不如以往,導致讀者常常買到地雷產品。網友們將矛頭指向 2016 年紐約時報的收購案,當時他們以三千萬美元買下 Wirecutter。

本文作者 Charlie Warzel 現在任職大西洋月刊,本身也是 Wirecutter 的忠實讀者,買過一大堆該網站推薦的產品。他決定發揮評測網站的精神深入調查這個「走下坡」現象是否屬實,不僅花費 20 小時閱讀大量 Wirecutter 評測文章,採訪網站創辦人、前任與現任員工,甚至取得紐約時報的回應。最終他發現,原來 Wirecutter 的故事不僅與網站內容、紐時經營方針變化有關,還反映了過去這些年來網路的變化。

至於最初的那個問題:Wirecutter 是否變得不可靠?Charlie Warzel 認為答案是「充滿矛盾的『Yes』」。


[英] Zach Lloyd/程式碼優先還是產品優先?

原文連結|閱讀時間:5 分鐘

這是一篇 2019 年的文章,作者 Zach Lloyd 是終端機軟體 Warp 創辦人,他在創業前曾是 Google Docs 的 principal engineer。本文談到「程式碼優先」(code-first)與「產品優先」(product-first)兩種工程師,Zach Lloyd 說他更喜歡跟產品優先工程師一起工作。

在 Zach Lloyd 看來,程式碼優先工程師著迷於程式本身如何架構、使用的語言和函式庫、測試覆蓋率、追求完美的抽象化⋯⋯簡而言之,他們很喜歡寫程式。產品優先的工程師當然也重視這些,但他們只把寫程式當作一種(做好產品的)手段,程式碼固然重要,卻不是好產品的全部。Zach Lloyd 相信,做出正確的技術選擇、把程式寫好,是為了最終的那個好產品,而不是為寫(程式)而寫。「如果產品運作有問題,那就不是好的程式碼。」Zach Lloyd 寫道。

他在文章後半段還加入另一件事的討論,認為產品優先的工程師重視的是「能不能儘快把東西做出來」,也就是速度。然而工程師們未必同意,Hacker News 上就有不少人認為作者的命題不恰當,追求快速或許是新創公司存活的關鍵,只是求快有副作用,最終還是會回過頭來打擊你;也有人認為這兩種心態可以並存,對彼此都有互補的作用。不知道讀者們你怎麼想呢?


[英] Gergely Orosz、Kent Beck/為何麥肯錫衡量開發者生產力的方法有問題?

原文連結|閱讀時間:15-20 分鐘

本文的主題有點敏感:衡量開發者的生產力。兩週前,麥肯錫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沒錯,你可以衡量軟體開發者的生產力〉(Yes, you can measure software developer productivity),此文引起 Substack 上兩大工程師主題電子報作者 Gergely Orosz 和 Kent Beck 的關注,前者我們在這篇文章有介紹過,後者則是有數十年產業經驗的工程師。

簡而言之,他們並不同意麥肯錫提出的方案,甚至你可以在 Twitter 感受到大家對這家知名管顧機構嗤之以鼻。Gergely 跟 Kent 表示他們完全可以理解企業高層如 CEO 和 CFO 為何想要找出一個衡量開發者生產力的方案。Kent 在文章裡很直接地業務主管跟工程主管的進度會議發言做比較,直言工程師作為一個集體,在衡量產出這方面跟其他部門比起來真的比較落後,問責(accountability)程度也是天差底遠。

然而,他們認為麥肯錫似乎搞錯重點。兩位作者先將一個典型的開發週期簡化如下:努力(effort)、產出(output)、結果(outcome),以及影響(impact),把問題重新釐清,從誰想衡量開發者生產力,到為何其他部門的生產力似乎更容易衡量,結果也更加明確,並且比較了 DORA 和 SPACE 兩種框架,再對照麥肯錫的方案,告訴大家後者的作法形同只關心努力和產出,對於結果和影響著墨甚少,這就像 KPI 設定錯誤,後果可想而知。

本文是系列文章第一篇,第二篇將於週四刊登在 Kent 的電子報,重點會放在只衡量產出和結果的危險,以及他們對於「如何衡量開發者生產力」的解方。本文提供大量的參考閱讀,底下的討論也很有意思(例如署名 John Goddard 的留言),有興趣的讀者別錯過了。


閱讀更多內容,請看《RISE-UP 科技人才升級週報》各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