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 Tony 的英雄旅程

El Capitan

1991 年,一名大學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 Tony,他決心加入一家矽谷的新創「G 公司」,因為那是他心目中的工程師英雄們創辦的公司。自從面試完之後就每天打電話「騷擾」人資主管,結果還真的錄取了。Tony 的職稱是「diagnostic software engineer」(診斷軟體工程師),員工編號 29 號。

G 公司企圖在網際網路還沒進入大眾視野、手機也還沒普及的年代推出一款配備觸控螢幕的行動裝置,除了可以完成各種日常工作,像是管理行事曆、收發訊息,還可以看新聞、玩遊戲、安裝各種軟體⋯⋯姑且說他們想提早 15 年開發出 iPhone 吧。

Tony 非常努力工作,他每週工作 100 小時,面對無數技術挑戰,例如他必須在那個還沒有 USB 的年代開發出連接不同裝置的技術。後來 Tony 一路當上首席系統架構師。幾年後回憶起那段日子,他說自己除了工作之外,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

然而 G 公司一直有些問題。儘管菁英薈萃,有遠大目標,還獲得索尼(Sony)、Motorola、飛利浦(Philips)等許多公司總計數千萬美元的投資與技術支援。但直到 1995 年 IPO 時,他們只勉強推出第一款產品,而這個瞄準大眾消費市場的產品,銷售量是悲慘的 3,000 部。隨之而來的是裁員、執行長下台。而 Tony 也早就發覺苗頭不對,先跳船了。

後來 Tony 加入他在 G 公司時期打過交道的飛利浦,繼續將熱情投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他成為集團底下新事業單位的副總裁兼技術長,是同位階主管中最年輕的。Tony 偶爾跟集團高層在管理制度上有些爭執,但這回他成功地帶領團隊陸續推出兩款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位助理),目標顧客是經常四處移動的商務人士。根據他的說法,兩款 PDA 在市場上算是有點成績,但賣得不算好。

後來 Tony 轉去飛利浦的創投部門,參與投資 TiVo 和 Audible 等公司,也令他更加關注數位媒體的趨勢,此時是 1998 年。

如果故事就到這裡⋯⋯

Tony 的故事先到此暫停,我們來看看他目前為止的表現。

毫無疑問 Tony 是優秀的工程師,對於工作有高度熱情,亦富有開創精神。隨著職涯的推進,他從菜鳥工程師變成架構師,後來發現公司的狀況不對,憑藉著過去表現在飛利浦這樣的大集團裡取得領導一個新事業單位的高階主管職位,持續專注於自己的熱情所在,只是他的工作不再是工程師,而是要一邊學習管理,一邊帶領團隊推出產品,踏入商業的世界,但也初嚐來自銷售方面的挑戰。

管理很重要

Tony 在 G 公司工作的時期,每天埋頭苦幹,解決各種技術問題,起初因為可以跟偶像們一起工作而興奮不已,覺得整家公司酷到不行。但事後他領悟到當年 G 公司之所以失敗,管理不佳是主因之一。由創辦人領導的產品開發團隊熱愛嘗試新點子、專注於研發,但是不在乎管理(甚至有點鄙視管理),因此儘管團隊成員各個都是高手,開發過程始終缺乏紀律,導致時程一再延誤,不僅打擊士氣,合作夥伴與投資者的信心也大受影響。這甚至令人懷疑 G 公司管理團隊是否清楚問題的嚴重性。最後,許多重要的團隊成員在產品上市前後紛紛離開,Tony 自己就是其中一位。

飛利浦時期的 Tony 就沒有採取一切從零開始的產品開發策略,例如作業系統採用的是 Windows CE。他還發現,過往工程師的身份並沒有妨礙他跟財會、行銷或創意部門溝通,而且還可以擔任這些部門跟工程團隊之間的翻譯。這個階段的 Tony,算是對管理有了初步的實務經驗。

理解商業世界

G 公司的願景與創辦人的魅力,令他們看起來潛力無窮,在沒有任何產品的情況下就吸引了數千萬美元的投資,然而投資他們的十幾家公司許多都是產業裡的巨無霸,彼此在一些領域還是競爭對手,G 公司在募資時低估了事情的複雜度。

由於 G 公司的產品開發時程一再延遲,代表公司遲遲無法產生營收,一直在燒錢。在投資人與合作夥伴的催促之下,G 公司研發多年的產品在並未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下上市,定價八百美元,那是 1995 年。他們其實並不知道消費者會不會買單,即便產品上印著索尼的 logo(G 公司負責作業系統),大眾的反應還是非常冷淡,只有科技愛好者願意掏錢,還發現產品有非常多的 bug。

而此時已經離開的 Tony 到了飛利浦,兩款 PDA 產品雖然順利上市,卻賣得不夠好,令他體會到產品銷售的困難之處。他後來分析,那時的問題出在銷售通路:當年的賣場有點不知道要把 PDA 放在電腦還是電視的銷售區。後期的 Tony 當起飛利浦的企業創投,工作內容之一是辨識出哪一家新創公司會成為明日之星,這段時期的 Tony 距離商業世界更近了一些。

關注科技趨勢

創辦於 1990 年的 G 公司原本有著宏大願景,要在個人電腦市場之外打造一款近似於 iPhone 的產品,只不過這部 iPhone 的一切幾乎都要從零開始:觸控螢幕、通訊協定、作業系統⋯⋯當時沒有 Wi-Fi 或 3G,因此合作夥伴 AT&T 必須為 G 公司設計新的連線技術和網路,他們所需的科技是如此的先進,如此的超前時代。

然而就在 G 公司埋首研發的同時,外面的世界已經發生變化。網際網路(The Internet)和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正快速成長著,儘管只有文字、簡單的圖片跟超連結,或許精彩度和互動性不如 G 公司的產品,但那可是連接全世界的開放網路,相比之下 G 公司的卻是封閉的私有網路。

或許是因為 IPO 的成功、對願景的信心,G 公司忽視了科技趨勢的變化,加上前面提到的管理問題,對市場也欠缺掌握,本應是劃時代的產品,最終成為網路時代下一個被人淡忘的註腳。

Tony 到了飛利浦之後因為研發 PDA 與從事創投工作開始深入研究數位媒體(還記得嗎?TiVo 跟 Audible),此後便一直關注這項科技趨勢,這為他接下來的生涯帶來決定性的機遇。

那通改變命運的電話

我們繼續往下看 Tony 的故事。

1999 年,快速揮別前一家只待了六週的公司,Tony 仍然夢想著消費性電子產品,特別是個人隨身裝置。他之前開發過可以收聽有聲書的 PDA,現在把腦筋動到了聽音樂這件事上。然而幸也不幸,這可是 1999 年,雖然 MP3 正在快速改變人們收聽音樂的方式,但他的公司成立沒多久便遭逢 2000 年網路泡沫,在募資困難的情況下苦苦支撐著,眼看就要無以為繼了。幸運的是,2001 年 1 月,他接到來自蘋果的電話,問他是否願意協助開發一款「小型電子產品」。

這位 Tony 就是日後被大家稱作「iPod 之父」的 Tony Fadell,往後的故事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

Tony Fadell 2001 年加入蘋果,2007 年升任資深副總裁,2010 年離職,期間參與了 18 款 iPod 與三款 iPhone 的開發,他見證蘋果從一家個人電腦公司轉變成一半營收來自於 iPod 的公司(甚至公司將名稱裡的「電腦」給拿掉),至於後面的 iPhone 就更不用說了,他也完全明白讓 iPhone 吃掉整個 iPod 原有市場對於蘋果的重要性。在蘋果工作的時期,Tony Fadell 可說是確立了自己在消費性電子產品領域標竿人物的地位。

接著他又在同一年創業,成立了以溫控器(用於控制室內空調的控制器,是美國家庭裡常見的裝置)為主打產品的智慧家庭產品公司 Nest Lab,這是Tony Fadell 傾注過去所學和經驗——當然也包含那一段「G 公司 + 飛利浦」、他稱之為「失敗十年」的經歷——所打造出來的公司,他對於管理、商業與科技趨勢的洞察全都派上用場了,你可以從他的著作《Build》清晰地看出,這幾個技術以外的領域知識在他的職涯佔有有多大的份量。2014 年,Google 以 32 億美元收購 Nest Lab。

「Tony 的故事」固然是一個極端的簡化版本,卻也呼應了我們在〈如何成為發揮 10 倍影響力的工程師?新創技術長談三大核心非技術能力〉提到的,工程師應該要培養技術以外的能力。事實上,無論你關心的是個人職涯,還是打造產品,又或者是成為領袖、成為創業者,非專業領域的知識跟你的專業一樣重要。涉獵現有工作核心能力以外的領域,將會大大提升你成功的機會。

想要多瞭解管理、商業和科技趨勢的知識,為你的職涯升級嗎?歡迎訂閱《RISE-UP 科技人才升級週報》(沒看見下方表單的朋友,請你先暫時關閉廣告阻擋器。):

[optin-monster-inline slug=”hlq7r8kikxf7imrv22xq”]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