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轉職的心路歷程
大學畢業後,我從台南搬回了台北的家,念化工系的我想在家鄉台北工作,但化工總是脫離不了製造業、產線、工廠,而台北幾乎沒有這樣的環境。後來在少少的選擇中,我進了一間在台北的統包工程公司工作,展開了新鮮人職涯,公司的業務是在國內外蓋煉油石化廠、電廠等,而我的title也從學生變成了工程師。
工作一段時間後,開始有種「我已經是工程師了啊!怎麼跟想像中的不太一樣!」的感覺,才發現在一個什麼職業都能冠上工程師的年代,我只不過是其中一條雜魚。
我想大部分人想像工程師工作起來應該是這樣吧
但實際上我…
更慘的是,我甚至從沒像上圖那樣去過工地,進了工程公司兩年卻從來沒有出差、外派見過工地,總是在辦公室紙上談兵,每天盯著電腦拉Excel、輸資料、製作各式data sheet和specification,我都笑稱自己的工作內容是文件代工,根本輸資料工程師。
這份每天讓我懷疑人生的工作我還硬生生蹲了兩年,中間當然也想過要換工作,但我卻老是用背景和經歷限制自己。
總是以「我念化工的、我第一份工作是做工程的,相同背景大部分人做的或是我可能可以做的工作有XXX、XXX、XXX…」的角度來找工作,而不是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在這樣狹隘的條件下,職缺看來看去總是那幾個、公司總是那幾間。
然後學校教授、親朋好友、畢業學長姐、網路鄉民說:「念化工的要讀到碩士才好找工作啊!」、「外商、台積電都只收碩士哦!」
我想有了碩士學歷,選擇就會變多了,我就能找到想要的吧。
然後我就出國唸碩士了…還是化工碩士…
2019年的9月,從英國念完碩士學位,國外的學歷、理工背景,看似即將鴻圖大展,但這段時間在找工作上卻依然吃鱉。不是海投履歷沒有下落的那種吃鱉,而是打開Linkedin、104、indeed後,確實,選擇是變多了,但面對茫茫職缺海,從國內到國外,卻還是找不到我這條雜魚的容身處。
第一份工作和國外求學的經歷,還是沒讓我找到明確的目標,讓我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浪費了大把的時間和金錢,走在錯誤的路上。
思考了原因,才發現雖然學歷往上了,但背景還是相同專業,而自己還是用背景和經歷限制自己的那套模式在找工作,然後才怨天尤人的覺得自己選錯路。
發現自己的盲點不在於學經歷,而是在於從沒有真正檢視過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就一昧地跟從那些別人覺得好的。
轉念
過去我總是看自己會什麼、念過什麼、有什麼經驗,才來去決定我可以做什麼。而當這些我可以做的內容列出來,發現自己都興趣缺缺才來抱怨自己選錯路,光只有抱怨,卻沒有拋下過去包袱選擇轉職的勇氣。
就像玩線上遊戲,一開始創了個法師的角色一路玩到封頂,卻覺得法師玩起來沒意思,羨慕騎士的技能,又不想放棄累積起來的裝備跟技能,沒有重練的耐心和勇氣,只能邊羨慕別人邊說著早知道一開始就玩別的職業。
這次我決定跳脫這個「看自己會什麼,才去找能做什麼」的框架,轉而先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根據這個目標去檢視自己哪裡不足,再去補足缺乏的能力。
這次不要再讓過去的經驗限制對未來的選擇,而是用過去的經驗來推敲想要的未來
第一份工作的經驗讓我知道我不適應太官僚的職場環境、不想學一堆換公司就帶不走的技能、不想瞎忙而是能學習know-how。而留學的經驗讓我更獨立,大量的外國文獻閱讀、撰寫報告、presentation等等讓我培養了獨立解決問題、找資料、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協作等等的能力,我很享受這種不斷學習後成長的過程。
延伸閱讀:王牌業師的「職涯規劃」4建議,設定目標十年後你會在哪裡?
為什麼選擇軟體工程師
綜合上面過去的經驗,我列出了自己理想工作的條件:
- 工作上主要使用的硬技能是能跨產業、跨公司的transferable skills。
- 組織較扁平的工作環境。
- 較有機會出國工作。
- 可由學習而不斷精進自己的實力而不是花大量時間瞎忙。
- 工作環境較不受地點限制 (e.g.不會被綁在工廠)。
- 工作的成品能讓人有成就感。
- 在未來有好的發展性,在科技趨勢上。
- 不需要再念一個學位。
上面這些條件將我導向「軟體工程師」這個職業,當然軟體工程師可能也不完全是我想像的那樣完美,歡迎前輩戳破我的想像。
軟體工程師的領域有非常多,有些領域入門比較困難,資源也較少,所以我決定從職缺最多且最容易入門的web development領域開始,但不急著把自己的目標為web developer,而是由web development入門,期待自己未來能站在這個階上去探索更多的可能。
延伸閱讀:成為軟體工程師的條件:每日工作內容、重要技能、面試如何準備
關於前端難民
在搜尋轉職軟體工程師的時候,大概都會看到前端難民這個詞,形容很多非CS本科的人一窩蜂的轉職前端工程師,勸大家不要再跳進去。看到這裡心裡不免動搖,但再想想,難民這個詞延伸形容的不就是逃離不好的現況,如果連逃都不逃不就是坐以待斃嗎,再說,知道有這麼多人投身這個領域,就更能警惕自己要努力做到最好,而不是差不多就好。
為什麼選擇ALPHA Camp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有海量的免費資源可以學習,我曾想過就自學就好了,但在收集資料的同時才體會到整理資源的困難。
光是查一個不熟悉的字眼、一個選擇新手入門語言的問題,就可以讓我花好幾個小時糾結在大量的資料裡遲遲無法做決定。要進入完全沒接觸過的領域並且幫自己打造一個完整的學習地圖同時還要確保資源沒有過時,這個挑戰要花上許多時間,為了省下時間和避免走太多冤枉路,補習班成了最方便快速的選擇。
如果不想花錢,其實網路上有很多別人整理好的可以follow,像是這個國外的Guide或是ptt上很多人轉職成功的心得。考量自己的習慣是要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才有安全感,在運用那些資源的時候,可能遇到問題,嘗試自己去尋找答案,卻迷失在大量的資料中,這樣自學起來比較沒效率也容易放棄。
延伸閱讀:JavaScript 學習指南:23週全端工程師養成攻略
考量到地點和時間的彈性,決定參加線上課程,而這麼多線上的培訓班中,ALPHA Camp的課程比較單純,沒有太多花俏的分類,內容包含全端,讓人體驗的學期一價格不貴(3000元),有開課後5天內無條件退費的機制,於是我就報名了。
體驗完學期一後,覺得ALPHA Camp的班級進度制能有效控制自學的惰性。而且不同於開放式課程的全影片教學,lighthouse平台的每個單元是文字為主搭配影片輔助,讓人在回頭查找資料方便很多,也比較不會因為冗長的影片看到分神。
助教的回饋也蠻快速且友善,就算問了太鑽牛角尖的或是蠢問題,助教還是會熱心的回答和告訴你不用太執著在某些地方。課程中有比較難或比較深的主題時,課程內容也會提醒目前學到什麼程度就好,讓我覺得蠻有安全感的,才不會花太多時間去鑽研目前還不需要用到的。整體來說,學期一讓我有蠻好的體驗,也讓我想繼續朝下一階段邁進。
延伸閱讀:打造最有效的線上學習體驗-ALPHA Camp 自有學習平台 Lighthouse
然後…
我還只是剛入門的菜鳥,沒有高深厲害的技術可以分享,所以決定先紀錄自己為什麼想轉職為軟體工程師的心路歷程。未來打算把學習的過程也記錄下來,期待將來能讓這裡變成一個小有貢獻的地方。
(本文轉載自 ALPHA Camp 學期一學生 Fan 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