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E-UP 科技人才升級週報》#19:你有一百萬個(不是很可靠的)實習生,該叫他們做什麼?|10 本商業策略分析必讀書單

《RISE-UP 科技人才升級週報》

Hi 讀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用 Stream Deck 或是外接小鍵盤作為一些自動化的快速鍵?例如一鍵打開直播要用的 app 並且設定好影像、聲音的輸入輸出。本週 Figma 與 Work Louder 合作,推出一款「Figma Creator Micro Keyboard」,除了 12 個按鍵(當然是 Figma 配色)之外還有旋鈕與滾輪,加上出色的工業設計,實在是相當吸引人!

Titan

[optin-monster-inline slug=”hlq7r8kikxf7imrv22xq”]


[英] Cade Metz, Karen Weise, Nico Grant and Mike Isaac/OpenAI 前傳

原文連結|閱讀時間:15-20 分鐘

本文是由《紐約時報》四位記者合力寫出,屬於一個更大的系列報導「The A.I. Race」,原文標題是〈Ego, Fear and Money: How the A.I. Fuse Was Lit〉(雄心、恐懼和金錢:矽谷的AI爭奪之戰是如何被點燃的),但其實很適合稱之為「OpenAI 前傳」。故事從 2015 年說起,場景是 Elon Musk 44 歲生日派對,他與 Larry Page 針對人工智慧的發展討論演變成爭吵,紐時說兩人沒多久後即不再來往。而幾週後的一次晚餐聚會,促成了 OpenAI。

本文描述了 OpenAI 成立前發生的故事,包含另一家成名更早的人工智慧公司,如今成為發展 Google 人工智慧技術主力的 DeepMind。文中提到幾個大家一定聽過的矽谷科技業重量級人士,以及一些可能讀者比較不熟悉的名字,讀者可以透過記者的筆理解這些人(與他們背後的機構)彼此之間的關係,以及一些重要事件與關鍵的場景,例如 Sam Altman 與 Greg Brockman 首次拜訪 Bill Gates 時,這位微軟共同創辦人對 LLM 的懷疑態度,是如何在五個月後 Altman 的第二次拜訪、展示 GPT-4 技術時發生大幅轉變:

坐在椅子上的蓋茲挺直了身子,睜大了眼睛。研究人員1980年給他演示圖形用戶界面時,他有過類似的反應。圖形用戶界面是當代個人計算機的基礎,蓋茲認為GPT具有那種革命性。

和系列報導的其中幾篇有中文版,我們也很推薦這篇〈AI 軍備競賽:一場永遠改變了矽谷的巨頭之戰〉,不過要注意翻譯可能有些小錯誤。


[英] Benedict Evans/假如你有一百萬個(不是很可靠的)實習生,你會叫他們做什麼?

原文連結|閱讀時間:20-30 分鐘

本文是一份線上簡報,知名分析師 Benedict Evans 自 2013 年起幾乎每年都會製作一份年度科技趨勢報告,最近他發表了 2023 年的報告,主題是《AI and Everything Else》。這份報告並不是要回答問題,而是提供思考的方向與框架,如果你特別喜歡把時間拉長,從整體角度思考問題,我們很推薦這份簡報。

這份報稿主要探討一個問題:「這股生成式 AI 趨勢代表什麼意思?」他提出三大程度不同的可能性:是下一個平台的轉移(platform shift)?改變軟體本質?還是帶領我們邁向通用人工智慧(AGI)?以平台轉移來說,Evans 用綑綁(bundle)與拆分(unbundle)去解釋當前的市場狀況,指出平台轉移有時會改變市場的本質,並且提供許多類比,例如關連式資料庫讓任意資料查詢變容易,催生出 Just-in-time 供應鏈;又或者當你把多點觸控和電腦作業系統放進手機裡,我們有了 Uber、Instagram 和 TikTok,讓全球 50 億人在短時間內連上網;Evans 請大家思考,現在我們有個技術可以預測出你的下一個字,那會帶來什麼?假如生成式 AI 就像實習生(可以做一些事,但不見得很可靠),你會怎麼用他們?這會改變事情運作的方式嗎?

Evans 也提供了報告的影片版,是他在 Slush 大會上的演講影片,不過要提醒讀者,由於他講得很快,有不少投影片被略過了。讀者也可以看看他在網頁下方列出的歷年報告標題,感受一下科技趨勢的變化。


[英] Corey B/有些好想法不能成為好生意:一個失敗案例的分析

原文連結|閱讀時間:15-20 分鐘

本文是我的同事 Karen 推薦,作者 Corey B 是一位創業者,他在這篇文章剖析了自己共同創辦的公司 Reciprocity 為何失敗。Reciprocity 是一個 Slack app,靈感正是來自它字面的意思:互惠,目的是媒合專業社群中的各種資源供需(例如意見咨詢、人脈介紹等等),除了讓資源有效被運用、解決成員的問題,也能增加社群成員的參與度。

文章分成幾個部分:Reciprocity 的故事背景和願景、前導實驗、自給自足式創業(bootstrapping)、Slack app、創業過程中學到的事,並且細數那些 Reciprocity 所犯下的錯誤。Corey B 在文章開頭寫道:「簡而言之,就是我們在產品開發實踐並不健康,打造出社群成員想要的功能,而不是社群管理者願意付費的產品。」社群管理者想要的是能夠自動化完成各種社群經營瑣事的工具,但 Reciprocity 提供的是「有也很好」的功能。事後來看,「我們做的是維他命,不是止痛藥。」Corey B 寫道。

營運一年多之後,Reciprocity 只有寥寥可數的幾位客戶,經常性收入只有三位數,許多社群管理人只願意使用最陽春的免費版。以下是文中指出眾多錯誤的一小部分:他們在還沒有確認使用者付費意願前就過度開發;也沒有設立衡量指標,在缺乏數據驅動決策下一相情願地要把產品移植到 Slack;其中一位創辦人還辭掉工作,後來還影響了家庭的財務。或許就像 Karen 在推薦本文時說的:「有些好想法無法成為好生意。」


[中] 劉奕酉/有助於商業策略分析的思維養成與提升,十本必讀書單的推薦

原文連結|閱讀時間:10-15 分鐘

各位讀者很常聽我們提到商業思考,最近我看到《曼報》的作者 Manny 分享這個書單,作者劉奕酉推薦十本有助於培養商業策略分析與思考的好書。事實上作者不只推薦十本書,其中幾本還會附上延伸閱讀的書籍,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參考他針對個別書籍寫的的閱讀觀點文章。

這份書單的主題包含商業策略思考、案例解析、策略工具和(商業策略)分析工具,有些可以作為工具書使用。這份書單中有些書也是矽谷科技世界經常被討論的書籍,例如第一本《好策略.壞策略》與第六本《獲利世代》,其中《好策略.壞策略》與延伸閱讀《好策略的關鍵》(者兩本書的作者都是 Richard P. Rumelt 教授),我們過去推薦過的文章作者中至少就有 Will Larson 與 John Cutler 這兩位寫文章談過。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並非 2023 年商業十大好書這類書單,事實上大多也不是新書(這是好書單的特徵之一),有些書已經長銷超過十年甚至更久,所以作者也有提醒讀者閱讀時要注意案例與觀點不見得適用於目前的商業世界。本文另一個有趣之處是,作者在文末附上了微軟 Bing 分析這十本書的結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


閱讀更多內容,請看《RISE-UP 科技人才升級週報》各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