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定義所謂的「一次學習」是什麼樣的結構,然後,你需要針對自己的學習結構進行評估,看看是否能優化一下,讓學習結構變更完整。有了完整的學習循環結構以後,可以再進一步思考整個循環的加速。
面對「我在學什麼」這個問題,良好姿態是:將你打算要學的事情,例如「學程式」進行拆解與分類,運用任何的維度,排出一個學習地圖。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能用來拆解「學什麼」的分類架構。
「自學 (self-direct learning)」的情境,也就是學習者需要自行定計劃並且蒐集學習資源的狀況。學習動力的起伏導致學習者反覆回到「我是否需要繼續投資心力來學這個東西」的決策,對「我現在做的事情真的可以幫我達到 (功能性的) 目標嗎」反覆質疑。學習能量因而耗損。今天我們先針對「動力」這個根本又關鍵的老話題起個頭。
ORID 是個在國際上被廣泛使用的焦點式提問法,透過四個層次的提問,能夠幫助使用者更結構性地思考與回應問題。本文以大家熟悉的 ORID 焦點討論法為起始點,接下來會再針對四個階段進行細部討論,延伸每個階段的重點與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