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最佳學習模式的秘密—學習循環與學習次數

我們先來定義所謂的「一次學習」是什麼樣的結構,有了結構之後,才能進一步測量你的學習循環到底發生了幾次。

一個學習循環可以示意如下圖: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19/20129237OMtKPa1OoW.png

分階段拆解

機緣 —>期許/目標

人不會無緣無故開始想學一件事情,總是有一個因緣,在某個情境下動了念頭,產生對未來的澎湃期許,有了目標。

輸入

在目標的驅使下,開始瞭解狀況,看書、上網搜尋新知、打聽消息、找老師、上課⋯⋯等等,將原本不知道的事情懂明白了。

輸出

有了新知識之後,接著需要運用新知識來做到一些事情。

最好的輸出是可以獲得第三方回饋的輸出,例如,舉辦分享會、發表文章,甚至運用新知識來解決問題等等。這些作法可以獲得非常真實、非常有感覺的回饋。這種是【超速學習】裡最推崇的,例如想學外語就直接搞一個連續一個月不說母語計劃。

不過,也不需要每件事都逼死自己,整理筆記,和朋友聊天也算是輸出,在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的觀點裡,只要是有用到運動神經的都算是輸出。

結果和回饋

有了輸出就需要回饋,不然輸出就浪費了。

回饋的形式有很多種,凡舉考試成績、文章點擊率、工作成效、巿場業績等等都屬於硬指標的回饋,黑白分明,想逃避都不行。或者,單純聽聽同儕的反應,如果有值得信賴的老師和教練,由這種專業 facilitator 精心思考後提出來的意見也是很珍貴的回饋。另外也有很細潤無聲的回饋,他人在閒聊中的微妙反應,發表意見之後會議室裡的微妙氣氛,觀眾的熱度等等。

Reflection 反省/反思

Reflection 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這個字直接意思是「回頭看」,或說「回顧」或「反省/反思」。在 reflection 階段中需要消化回饋。有些情況,回饋太硬了吞不下去,例如努力工作後受到折辱,令人糟心。在 reflection 階段要耗上很久很久,最後有可能放棄。

在好的情況,可以在 reflection 階段慢慢梳理出心得,可能是:

  • 對學習內容本身更深的理解
  • 對外界價值邏輯更深的理解
  • 對自己更深的理解

因而帶來:

  • 關注點的昇華
  • 技巧或知識的升華
  • 個人心態或動力的昇華

最後導出優化後的下一步行動,一個學習回合就結束於新的期許與目標。

如何用 ORID 提問框架,記錄心得、回顧發現、內化學習

自己/外界的互動協調

一個完整的學習循環裡,會有「由外而內 (outside-in)」和「由內而外 (inside-out)」的兩種作用力。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19/20129237cG2D94wRZf.png

接收外在世界的運作邏輯,形成自己的內涵,經過自己想像的梳理,然後根據自己的想法,化為各式各樣的行動,又把自己的行動向外輸出,因而獲得一個結果與回饋。剛開始的時候,自己的想像和這個世界真正的邏輯可能差很遠,因此輸出結果十分荒謬,得到的回饋十分尷尬。但這個循環進行得愈多次,自己/外界的協調性會愈來愈高,對回饋也會愈來愈靈敏。

還記得在【邁向目的之路】裡,目的感形成的 12 個步驟嗎?為什麼針對一件事情持之以恆持續學習夠長的時間以後,會帶動某種「足以轉換到其他領域的人格優勢」?技能本身不一定可以直接轉移到其他領域,但自己/外界的互動協調,可以讓未來的學習靈敏度得到根本的、跳躍性的昇華。

這是學習最有意思的地方,做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看到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學習者,有時候會感到唏噓,是因為好酒沉甕底,箇中滋味難以言傳,沒試過不知道。

計算循環次數,而不是學習時間

有了 learning cycle 的概念之後,學習者們可以用踏實的心態來看待「學習投入時間」,並且花費更多心思來測量你的「學習循環次數」。

「學習投入時間」就像是你花出去的錢

首先要提醒一件事:請小心看待你的學習投入時間,不要過度在意,但也不是不需要在意。「學習投入時間」是本錢,如果沒有時間,就根本不可能發揮學習行為,所以說我們勢必會非常在乎「我投入了這麼多時間,究竟學到了什麼」,這是人之常情。那為什麼說還要請大家小心看待學習投入時間呢?

學習投入時間比較像是一個風向指標,如果你投入了很多時間,卻沒有「成長」的感覺,狀況一定是拉警報,需要重新評估整件事的手段有沒有效。這樣說起來還是蠻理性思維的。

但人事實上沒這麼理性,由於「學習、成長」這種話題又是有脆弱性的,好像是在談論你這個人有多少價值。在大量觀察學習者心得隨筆之後,我們注意到有大量的同學思考的邏輯是「投入時間卻沒有結果 → 我不如別人 → 我還是放棄吧」。

自學效率的關鍵—掌握你的學習動力

平心而論,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比較像是你花出去的錢,你能夠動用多少資本,你就能做更多和學習有關的事情,因此理論上來說,投入時間愈多,能夠累積的知識與技能就愈多。兩者有正相關。雖然兩者有正相關,但我們只要稍微地和同儕比較一下,就知道學習效率會因人而異,而且天差地遠。

這種個體差異有天賦的問題,也有策略的問題。

天賦問題是我們不能解決的,但策略問題是可以解決的,會有非常非常多的因素影響到「學習成效」(投入時間帶來多少回報),包括:

  • 使用的教材品質
  • 學習環境的品質,包括社群互動的密度
  • 是否有人帶;帶的人怎麼帶
  • 手/ 腦 / 心的比重是否均衡(較複雜的技能需要三者並用,如果只看重一個維度,升級時會遇到障礙)
  • 你對專注力的自我控制能力
  • learning cycle 是否結構完整
  • learning cycle 的循環速度
  • ⋯⋯

既然有這麼多的因素,那你遇到「投入時間很多為什麼沒有結果」的失望情緒時,就不能太輕易地下結論。

一般人比較能直覺評估的是前幾項如教材、教練、學習環境的品質,那些也很重要,不過教材、教練、學習環境都是外部資源,比較是你花費真正的金錢去購買來的,而不是由你自己完全掌控的。而且教材、教練、學習環境的轉換成本其實很高,所以頭洗下去以後,也不太建議隨便轉換。

前文花時間講了方法論,所以這裡我們要強調的是學習循環 (learning cycle) 的速度。

如何加速你的學習循環次數?

目標是「每次都要做一套完整的學習循環,但設法讓這個循環愈快愈好」。

要實踐這個理念,先掌握一個要點:要控制 learning cycle 的循環速度,出手點要放在 reflection 階段,也就是「學習心得產生」的地方。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21/20129237ixVAvbBL7U.png

為什麼不是放在「輸出」或「回饋」呢?

因為「輸出 & 回饋」有高成本的作法,也有低成本的作法,例如在學習告一段落時辦一個成果發表會,自己表演完了以後聆聽觀眾的反應,這種是很高成本的作法。不太可能加速,如果只看這個,那不是學了好幾個月只會有一次循環嗎?

但事實上沒那麼誇張,每次練習後的休息時刻,人們總是會回顧些什麼,這時候停下來寫個筆記,就是很低成本的 reflection 做法,也不一定要寫筆記,和同儕交流心得也可以。總之,如果能好好的提煉「回顧與發現」,並且把循環與循環之間用「回顧後再出手」的動作串連在一起,就可以產生一個連續的學習循環體驗。

再把之前畫的圖搬出來看一下,由於學習旅程十分漫長,而且學習的持續力需要用手/腦/心三個維度來同步驅動,因此,在旅程中配置愈多的 reflection 節點,把每個小循環串連在一起,可以大幅提升「旅程」本身的效率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16/20129237H8mLKEx8jO.png

學習次數的秘密

我曾經目睹過一次非正式的實驗,某堂課的成果展示會的準備過程裡,學生有一週的準備期,在這週的準備期間,開放了無限次的練習機會,學生可以隨時找到助教進行 rehearse 並且要求回饋,在有限時間內可以無限次重覆 rehearse。場內大約有 25 組的學生。

我們刻意紀錄了學生 rehearse 的次數。

結果非常不意外:

  • 最後評選第 1 名的小組進行了 14 次練習
  • 優選組別一律進行 7 次練習以上
  • 扣除上述「得名者」數值之後,剩下組別的平均練習次數是 3 次

這個結論其實只是「有志者事竟成」和「勤能補拙」這個老掉牙道理的再一次見證,就不在這邊講太多了,不過參與這個實驗對我個人有很大的震撼,我做為隨行觀察人員,親眼見證了每份報告質量昇華的過程,學生的練習次數越過 4~5 的臨界值之後,狀態有顯著的轉換,優化報告(包括內容、創意與表演技巧)成為他們當下全神貫注的任務,扭捏與不好意思的情緒被放到一旁,愈往後走,能夠在下一次練習中精準地實作出助教回饋的機率,變得愈來愈高。

總之,雖然是一個非正式的實驗,但這個經驗讓我留下了一個強烈印象,「大約在練習 5~7 次左右,狀態才會調整到最佳學習模式」,這是我個人的心得。

如果沒有見證過這個過程,我對所謂「才智」的想法,恐怕會一直停留在「愈聰明的人,就能用愈少的次數帶來愈高的學習成果」。

但在上述的見證經驗裡,由於練習次數累積愈多,後期組別愈來愈善於「接住助教的回饋」,學習者與回饋者的同頻程度愈來愈高,因此在整個互動中,自然而然就看起來覺得他們既靈敏又聰明,學生的自信程度也提高了,雖然時間有限,許多地方未能打磨完美,但他們十分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因此,我的想法變成:「愈聰明的人,愈能運用有限的資源,發動愈多次的學習循環,因而獲得比別人還要高的成效。」

小結

你可以運用今天介紹的學習循環,針對你手邊正在攻略的項目,改寫成更加符合你的學習結構。

如果要運用學習循環來測量自己的學習有效性,訣竅在於,你需要檢查自己目前的學習結構是否具備「完整的循環」。

  • 如果只有輸入,沒有輸出,你恐怕很難拿到明顯的回饋,理解層次可能會一直停留在瞎子摸象。
  • 如果不耐煩好好的吸收新知,資料都是胡亂看看就立刻進入輸出,那結果恐怕常常令人失望。
  • 如果缺乏 reflection 環節,沒有愈往前愈昇華,難度變高時遲早會翻車。
  • 如果不去理解「當初為什麼要開始學」的機緣,提煉出深層含意,那麼你在獲取回饋時,注意力可能會失焦,最慘的就是一直拿自己和別人比較

總之,你需要針對自己的學習結構進行評估,看看是否能優化一下,讓學習結構變更完整。

有了完整的學習循環結構以後,可以再進一步思考整個循環的加速。

  • 想要加速學習循環時,出手切入點要放在 reflection 的次數
  • 學習投入時間只是「成本」,若要提高學習成效,可控制因素要放在學習循環次數
  • 用「反思後再出手」把每個學習循環串連在一起,得到一個連貫的、經驗沒有中斷的體驗
  • 次數累積通過臨界值的第一個表徵:你愈來愈能聽懂回饋重點,將回饋用於下一次動作

了解更多 ALPHA Camp 高留存率的學習體驗